第 40 章 谁许你碰她的。(第3/3页)

正沮丧又无可奈何时,就听见带着她的狱卒,压低了声音,劝慰了她两句:“沈姑娘请放心,如今狱中没人敢为难沈老爷。”

沈菱歌诧异地抬头,却见那狱卒只是匆匆说了句,又立即转过身,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这是怎么回事?这狱卒的态度与方才判若两人,什么叫做没人敢为难父亲,是游大人公允还是有人从中帮忙说了话?

沈菱歌很想找这狱卒问个清楚,可他只说了那么一句,之后便不管她怎么说,都一言不发冷着脸。

若不是那声音就在耳畔,无比的真切,她定会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她满脑子都是疑惑地跟着狱卒出了大牢,沈建徽和赵琮就在路口处,紧张地等待着。

一见她出来,立即迎了上来。

“大哥哥,父亲没事,也没什么大伤,只是精神瞧着不大好。”

沈建徽松了口气,“那就好,我们出去说。”

依旧是官差领着他们,按着原路往外走,四周还和进去前一般的安静,唯有不同的是,这次在拐弯处,险些与迎面而来的队伍撞上。

领头的是个白净的男子,他穿着一身锦袍,身量修长却很消瘦,面色异常的白,不是那种如玉白皙的白,而是近乎透明的白,看上去有种阴冷渗人的感觉。

那人的眼神也极为阴冷,像是条剧毒无比的毒蛇,让人毛骨悚然,沈菱歌匆匆看了眼,就飞快地垂下头不敢多看。

官差看到这人,立即停下脚步,尤为恭敬地行了个礼,“柳大人里面请。”

那人的目光在他们三人身上扫过,后在沈菱歌的身上多停留了会,才从鼻腔间发出一声尖细的轻哼,而后带着人朝牢中走去。

等他走远了,沈菱歌才发觉背上早已经湿了,不敢再多想,跟着官差,快步往外去。

直到出了京兆府,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好似终于活了过来。

三人重新回到了马车上,沈菱歌才敢小声地问:“大哥哥,方才那人是谁啊?怎么如此威风。”

能在京兆府如此旁若无人走动的肯定不多,她是担心那人就是传说中的游大人,这才关心了两句。

“我也不认识,但观其相貌,听其声音,倒是有个猜测,那人或许是柳明高。”

柳明高也是个传奇人物,从浣衣局的小太监,一路做到了先皇身旁的贴身内侍,很得先皇的宠爱,可以说是御前第一红人,先皇生前他几乎是从不离身。

等到幼帝登基,就被封为了大内总管,宫内几乎都是他一手遮天。

与其说是先皇留下了两大辅臣以及齐王,还不如说是留下了柳明高统治内宫,辅臣辅佐前朝,而周誉掌管兵马,三方相互制衡。

柳明高的大名,沈菱歌前世也听说过,听说这太监格外喜欢美人,周誉在世时,他还稍微有所收敛,只是偷偷在宫外养美人。

等到周誉遇伏之后,那两位辅臣也不是他的对手,他便愈发无法无天起来,光明正大地圈禁美人,引得怨声载道。

沈菱歌知道方才那是柳明高后,倒抽了口冷气,暗叹还好没与这样的人打交道。

从京兆府出来,马车便往沈家回去。

沈菱歌从沈博简那得到了些线索,中途沈建徽下了马车,去将得到的这些线索都告知讼师,他们得在堂甚之前,找到证明沈博简清白的人证和物证。

再回到家时,已是晌午时分,沈菱歌满是疲惫地跳下马车,赵琮则是全程陪着她。

沈菱歌想留他一道用午膳,但赵琮说家中弟弟妹妹还在等着他,他明日再来。

她便也不好再留,两人难得又有了独处的时光,皆有些不舍得分别。

就绕着围墙散着步,闲聊几句。

沈菱歌往日是秘密都喜欢藏在心里,认识了赵琮之后,难得的有了倾述的欲/望,眼前这是将来要相伴一生的人,她愿意与他分享喜怒哀乐。

赵琮则是认真的倾听,还会适时的出声安慰她。

听她说起管家的事,就为她出主意,听她说父亲的身体状况,就柔情安抚,再没有人比他更会安抚人心了。

走了一圈,再往前十几米就要到府门外了,两人就得分别了。

沈菱歌宣泄了心中的积郁,整个人略微轻松了些,“阿琮,那我们明日见。”

“菱娘,等等。”

沈菱歌好奇地看向他,就见赵琮微红着脸,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支银簪,“这是我前几日买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银簪并不算名贵,可沈菱歌却很喜欢这份礼物,她也不接,而是微微测过脑袋,“你替我戴上。”

赵琮的脸就更红了,他略显笨拙地去扶她的发髻,想要将发簪插/入发间。

就在他找准了位置,要动手的时候,有人用力地擒住了他的手腕。

“谁许你碰她的。”

一个低哑充满了杀气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两人皆是一愣,抬头去看。

便见许久未见的周誉,身穿黑袍,面露凶色地出现在了面前。

他的双眼通红,手掌擒着赵琮的手腕,尤为地用力,那力道似乎要将他给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