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2页)

“嫂嫂这些日子着实是辛苦了。不过,若是这差事办好了,嫂嫂日后也定十分有脸面。虽辛苦,但却是能挣来名声的,这样想一想,嫂嫂心中是不是好受许多了?”

靖王妃也正是这样想的。若非想挣得个人人夸赞的好名声,她才懒得这么累呢。

“你近来倒奇怪得很。”一边与她并肩而去,一边狐疑说,“从前有这些露脸的活儿,你都是要与我抢的。即便是抢不到,你也会想尽法子来和我一起去干这差事。可这回,你怎么反倒不争不抢了?不但不与我抢,反倒还避我不及。”

姚品娴也不瞒她,就直言说了道:“实不相瞒,如今是觉得累了。从前累于名声,处处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想把什么都做得最好。可突然有一天,我想开了。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我只想舒舒服服快快活活去过完这一生,并不想为了别人怎么看我而活。”

“我不想为了博得个贤良的名声而那么累着自己了。”

见靖王妃不吭声,姚品娴到底不愿否了她这些日子来的努力和艰辛,所以又说:“每个人想法不一样的,嫂嫂尽管遵从自己内心就好。若你十分享受外人对你的赞许,那你这样做就是值得的。”

靖王妃听后点了点头:“你所言竟有些道理。”

她托王爷帮忙找人的事暂时还没有结果,但姚品娴想到那日小五对她说的那些话后,便也不想闲着空等。她想行善布粥,尽己所能去做一些善事。

像这种行善之事姚品娴不是头回做,之前还在家做姑娘时,姚品妍最喜欢做这些了。每次都是姚品妍打头,然后她们姐妹四个一起拿钱出来,最后由姚品妍出面,在家门口分米布粥。

之后嫁来魏王府,为了给在战场上的王爷祈福,她也常行这些善举。

但也没亲自出面过,而是把银子给青菊他们,让他们拿钱去做事。

如今这次,她倒是有些想亲力亲为了。

其实能在城内安家置业的,基本上都是能吃得上饭的。而真正稀罕喝一口粥吃一口饭的人,都是城外种田种地的农民,甚至是那些无家可归之人。

既是要做善事,还是得把这份善心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才叫好。

所以,一番思量后,姚品娴决定去城外布粥送米。

老百姓赚点嚼头不容易,很难才能遇得上个丰收年。而每年秋季,不论是丰年还是灾年,上缴的粮食是一粒不能少的。

姚品娴拿出了部分自己的家私来,又去了趟昌宁伯府,说动了舅母和表嫂们后,便开始着手去城外布粥送米赠汤药了。

而这么大的事,姚品娴自是会和王爷商量。

“以往每年臣妾也会做这样的事,只是从前未亲自出过面,只拿了银子来,全权交给了青菊紫棠他们去筹办。想来,行善有心固然重要,但还是亲力亲为更显诚意的。所以,臣妾今年打算去城外,把这些米面粮食,都分发给附近的村民。”

魏王也是胸怀天下有大格局的人,他心中也有黎民苍生。所以,听得自己王妃这样说后,魏王自也是拿了钱出来。

但魏王到底思虑得多,也是顾全大局之人,所以他略思忖一番后,就对自己王妃道:

“王妃既是约着昌宁伯府一起做的善,倒不如只打昌宁伯府的名号,就不必打魏王府的名号了。”怕妻子会误会,魏王则解释,“王妃有这份心自是好的,只是,朝中局势错综复杂,本王也怕惹人非议。”

“王爷不必多言,臣妾能明白。”姚品娴忙笑应道。

王爷功高,早惹来不少提防和忌惮。若再大张旗鼓搞这些能拉拢民心之善举,必然会引来不必要的猜疑和揣测。

而王爷既无心要那个位置,他自然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但行善这种事,却也是姚品娴的本心所愿。除了想帮裴家积德外,遵循自己本心,她也是愿意去做这些事的。若是因为怕惹猜疑和忌惮就放弃行善,她也做不到。

所以,如王爷所言这般,行善不留名,乃为最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