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2/2页)

秋小婵察觉出丈夫的强颜欢笑,等两人单独相处时才拉着他的手问,“你怎么了?是不是爸爸在那边受了委屈,我看你不大高兴的样子。”

顾闻骞反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为她的敏锐而感动。

只有真正关心在意一个人,才能轻易看出对方伪装的坚强。

“父亲的身体不大好,每年都有几个月是病着的,之前通信他总是对我们报喜不报忧,这次去发现他老了,头发花白,脸上也多了许多皱纹。”

作为儿子,看到记忆中伟岸而优秀的父亲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老者,纵然他的目光依旧睿智而温和,不愤懑,不悲伤,也不怨天尤人,但顾闻骞还是感到心痛并自责。

他想张开羽翼保护自己崇敬的亲人,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反倒要父亲来安抚他的情绪。

秋小婵张开手臂抱了抱他,“爸爸的身体是哪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如想办法找些药寄过去,生活上缺什么咱们就买什么,只要保重好身体,其他的才有转变的余地。”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坚持五六年的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些话秋小婵也曾经安慰过婆婆何素玲。

顾闻骞沉默的拥着她半晌没说话,秋小婵知道他此刻需要的仅仅是安慰,有很多事情他们现在无法解决也无力改变,痛苦的过程里要自己想通才好。

首都的亲人知道小婵怀孕的消息后寄了好大的包裹来,有孕妇吃的用的,也有给孩子准备的衣服鞋袜等,足见大家对未出生的孩子走着怎样的期待和欣喜。

张大英将孩子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翻看着,准备洗干净收起来等着外孙(女)出生用。

“这衣裳料子真软,小娃娃穿了肯定舒适的很。咱们农村的娃娃生出来都是找别人家的旧衣裳,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哦。”

秋小婵笑着说,“小孩子不挑的,大人给什么孩子穿什么,咱们家果果既能穿好衣裳,也能穿大了布丁的旧衣裳。”

秋小婵给肚子里的孩子取了个小名“果果”,男孩女孩都能用。

张大英听了直点头,“你说的对,赶明儿我去讨些碎布回来缝件百家衣,那个穿了好。”

尤其是姓“刘”姓“陈”的人家,谐音“留”、“成”,都是吉利之语,虽说其中不乏迷信色彩,但饱含着家人对孩子的美好祝愿,不过是宁可信其有罢了。

县城的生意还在继续,不过开春后蘑菇的生意就不大理想了,价格从冬季的四毛降到了两毛,秋小婵将主要心思用在做吃的上,咸肉粽、糯米鸡、泡菜馅饼、凉拌卤菜等,每个月利润有二十左右,加上顾闻骞偶尔帮村里人打家具的人工费,半年攒下了一百五。

主要是张大英不让小婵太劳累,让小婵没法发动全力做事业,她如今就盼着孩子赶紧出生,大着肚子实在是太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