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黯然(第3/3页)

此案之后,元佑太后一时惊恐,几乎便要自请去尊号,却不料赵官家早早带着潘贵妃前来问安,并邀请其余两位太后、公相吕好问,以及四位宰执前来,待三位太后、五位相公齐至,赵官家当场出示那日所得玉玺,言明此事原委,俱告与太后无关,乃是蔡懋小人,为求利禄,借太子投机,而潘贵妃愚蠢为人利用所致。

官家说的这般直白,其余两位太后又一力劝说,元佑太后方才稍安。

随即,这位官家又持铁锏将玉玺当众击碎,不顾三位太后五位相公的惊疑,当面挽手相告面色惨白的潘贵妃,万事无碍,此生绝不负明道宫相随之恩义,否则决绝如此玺。

稍缓,就在潘妃泪水涟涟之时,赵玖复又当场向三位太后请旨,以公相吕好问代传,当场削去潘贵妃贵妃号,降回贤妃。

五位相公离去,将消息粉饰一番,公布出来,朝野一时欢腾,皆称官家圣明,使后宫调和,天下安定。

后宫调和跟天下安定有什么关系不好说,但事实上就是,在后宫不稳定因素暴露之前,整个天下就已经有那么一种隐隐约约安定繁盛之态了……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因为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而发生改变,刑部尚书马伸回到朝中醒悟自己是被支开后也只是发作一番,没有什么实质的乱子。

建炎八年的春天,天下平平稳稳,大局在望,似乎只等着再过两三年,朝廷积攒够了财货军需,便可大举北伐,成不世之功……最起码表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