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碧血丹心(47)(第2/2页)

那个叫宁馥的新飞,从头到尾,平稳如常。

两个老飞从模拟座舱中出来,老丁神态坦然,就是瞧着老孙发笑。

众目睽睽,老孙脸上挂不住,门口却还被机务连的人堵了个水泄不通,连假装发通脾气夺门脱身都做不到。

机务连的看了这一番热闹,各个兴奋,但碍于这里是飞行员的地盘,到处星星杠杠全是首长,不好开口。

——原来他们副连长这样厉害!飞得这样好!

……她属于天空。

只有上等兵小赵,音量丝毫不压,与有荣焉地大声道:“反正我们宁副连长两个品质我们是知道的,一个是敢作敢当,一个是说到做到!”

这回他班长没瞪他没拉他,给了他一个“说得不错”的眼神。

老孙涨红着脸,从外套装的皮夹里掏出两张粉色大钞,恶狠狠地拍进老丁的手里。

*

办公室。

李高畅从模拟舱训练室回来了,脸上激动的涨红还没退去。

“老王,果然是你挑中的苗子!”

——他被搭给王晓云已经一年了,虽然担心了一阵是否会被给小鞋穿,但现在已经充分适应了王晓云的行事作风。

顺便,也适应了飞鲨基地多出来的女飞行员宿舍和生活设施。

最近他正争取徐苏,这个学员从脾气性格到飞行状态,都对他的胃口。基地的规矩就是老带新,认了师父就和定辈分没什么区别,老飞对自己带的新人徒弟也要各方面都起导师的作用。

李高畅自己也是二级飞行员了,做师父带人常有,可还从来没主动争取过徒弟。

王晓云从办公桌后抬起头来,毫不意外,“她动作完成了?”

李高畅大笑,“你没看到孙强那张脸,黑的呀!”

王晓云淡淡道:“以后也免不了。要比就比,这风气不用压。”

李高畅笑意微微一收,半晌,叹口气,“为难啊。”

王晓云和他主持的项目,从落地到飞鲨基地以后就在老飞之间有了不少传闻。

——这一批新选到飞鲨来的年轻飞行员,未来并不会留在基地。

换句话说,这里,只是他们起飞的跳板。

过去的舰载机飞行员,只会在有多年经验的老飞行员中优中选优,要看飞行时长、要看个人成绩、要看年资履历。能上舰的,都是飞行员中的王牌。

但是,舰载飞行与陆基飞行还有很大的区别,例如舰载机在航母降落时并不能松油门,需要保持一定速度,防止因尾勾没有挂住阻拦索能够重新复飞*。因此,这些已经相当成熟的老飞行员上舰以后,还必须要改掉很多原来的飞行习惯。

另一个缺点,或者说遗憾,是这些飞行员的年龄都要偏大一些。

新的舰船正在建造和下水,而这些从各部队挑选出来上舰的飞行员们,却都已经不算年轻了。

海空利箭,正迫切地渴望新鲜血液的注入。

传闻中就有人说,这一次王晓云带的飞行中队,在飞鲨基地的训练阶段完成后,会直接上舰。

这是变革性的。

这意味着海军航空兵舰载飞行员培养模式正从“选拔模式”,转换到“生长模式”。

老飞们走的是“选拔模式”,而新飞们已经是“生长模式”了。

老孙和老丁两个老飞,冲的不是宁馥,冲的是王晓云,当然,还有他主持的新项目。

项目代号,海魂。

培养第一代生长模式舰载机飞行员,在二十多岁的黄金年龄,打造舰载机飞行员中的王牌之军。

“宁馥的训练大纲先停一停。”王晓云沉吟道:“老陈已经到基地了。他说要看看宁馥。”

*

宁馥这几天都过得很辛苦。

她一个月要赶两个月的训练内容,几乎天天都要泡在模拟舱训练室。

王晓云很够意思,和老飞们比赛完那天,当即就给她批了模拟舱机时。

但是平时训练的飞行员也要占用训练室,宁馥要补足双倍的机时根本不可能。

她去办公室签字的时候听见王晓云在打电话,居然是在多管闲事地催上面赶紧把机务连副连长派过来。

第五天,宁馥在模拟舱训练室碰见一个还没下班的科研人员,穿白大褂,岁数挺大了,文质彬彬戴副眼镜,有点眼熟。

对方看了宁馥半天,突然问她,“你是前两天飞半滚倒转那个兵?”

宁馥停下动作,点了点头。

戴眼镜的看起来像那种疯狂的,背地里那人做非法实验的科学家,但他的提议让宁馥无法拒绝——

“每天晚上,我能给你一点上机的时间,但你要飞我给你的动作,让我记录你的数据和反应,怎么样,答不答应?”

宁馥笑起来,“这有什么不好答应的?”

她在对方面前没有刻意收敛,也不介意被作为实验对象。她只想飞,也确信自己可以达成对方的条件。

她走上去和眼镜握了握手,“明天晚上见。”

女飞又顺便问了一句,“怎么称呼你?”

——其实她在心里已经给了对方一个“可疑的疯狂科学家”的代号。

那个可疑的疯狂科学家笑了笑,“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