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以身许国(24)(第2/3页)

一定是错觉吧!

第二天,还没等宁馥跟平时不怎么打交道的陈芸“谈谈”昨晚的“伪君子”事件,她就又被朱培青召唤到了办公室。

“你的附加题做的不错,”老教授端着茶,“这有道题,拿回去想想。不会就问。”

宁馥接过写着题的笔记本,准备走人,朱培青却突然又道:“数学系那个陈芸,跟你一个屋的么?”

宁馥一愣。

陈芸最近的存在感怎么突然增强了?

朱培青却没有再问,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宁馥都在和这道题死磕。

不会,真的不会。

她尝试了各种方法,各种思路,每一条路径走到最后似乎都是条死胡同。

她在第八天去了朱培青办公室,却被系主任在门口给拦截了,“朱教授最近不在,小宁同学有什么事吗?”

宁馥说明来意,并表示朱老不在,您看着给点思路也行啊!

系主任却只看了一眼,“朱老这是为难你,也是为难我啊!”他笑着道:“这种题涉及太多复杂运算了,我建议找数学系的问一问。”

宁馥揣着题就回了宿舍。

宿舍的人都在,就见她大步走进来,直奔独自坐在桌边看书的陈芸。

钱桂芝担忧地望向两人。

——那天宁馥没找陈芸兑现她说的谈话,大家还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呢!

陈芸也是一绷,眼睛虽还在书上,精神却已集中到了宁馥身上。

钱桂芝火速清场,拉着宋真和杜鹃躲了出去。

——都躲在门外,以防两个人闹起来她们好进去拉架。

隔着薄薄一层门板,三人只听宁馥道——

“陈芸,你帮我看看这道题。”

*

屋外众人面面相觑,屋里的两人也是大眼瞪小眼。

陈芸愣了半天,过了几秒才缓缓道:“你说什么?”

宁馥:“我会向你证明我不是伪君子,你先教我证明这道题。”

陈芸的目光忍不住落在她手中的笔记本上。

题目很难,看起来毫无思路,像一团缠死的毛线。

她的脑子已经忍不住开始转了。

她赶紧道:“你求我给你思路,就要为我办件事。”

宁馥很干脆:“你说。”

陈芸要她去买本书。

这个时代,大学里的小书店一年365天都像三四十年后高校考试季的打印店一样挤满了人。

特别是有新书到店的时候,学生们热切得简直能把不到十平米的空间挤到爆炸。很多人省吃俭用,连五分钱的菜都要分两顿吃,但却舍得在书店“一掷千金”。

宁馥真就去了,一秒钟也没耽误。

杜鹃等人都没来得及拉她。

“陈芸,你这样就过分了!”杜鹃冲进寝室,大声道。

然而陈芸根本不理她。

她不喜欢对任何人解释她自己。

对宁馥倒的确是个例外。

天才就应该是曲高和寡的,天才就注定要忍受孤独,她不能理解宁馥为什么要和一堆平庸之辈混在一起,好显得她鹤立鸡群吗?

即使天才要有朋友,也应该是另一个天才。

而不是那些连反三角函数都不知道怎么算的人!

她想让所有人都喜欢她,不是虚伪是什么?!

不过这道题……确实难解,她只有个模糊的想法,却不知该怎样推进下去了,或许该试试这样……嗯……

403宿舍的其他三人瞠目结舌地看着陈芸埋头草稿纸——

不像你啊陈芸,你真的不再多拿乔一会吗?!

*

与此同时。

朱培青的办公室,本该“在外出差”的老教授,正慢悠悠地喝着茶。

系主任忧心忡忡地坐在一边,“您为什么要这样考她?”

朱培青放下杯子,“她是金矿,是璞玉,这我们都知道——”

系主任下意识地用力点头。

朱培青继续道:“天才总有些通病,高考的时候,她因为不想打扰别人,竟然放弃检查。”

系主任露出惊讶的神色。

“当然,最后她考了满分。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她会被这种狂妄摧毁。”

系主任忍不住为宁馥辩解道:“您每次让我将她卷子上的附加题换成更难更深的题目,她已经感到压力了,并且在压力下成长得很快!”

朱培青道:“那是第一关。时常面临困难,永远向上攀登,她要不馁。”

“但科研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她需要放下骄傲,放下个人的情绪和意见,哪怕是去请教她最不想请教的人。这是第二关,不骄。”

系主任一脸复杂,“您真是费心了,还特意嘱咐我跟所有数学系的教师打招呼,不许给她讲思路……”

数学系的学生里,只有一个陈芸能有这个资质了。

朱培青抚掌一笑,“你啊,还是不够了解她。她却已经能猜到我的想法了。”他像说绕口令一样说完这句话,俏皮地一眨眼。

“你见她问数学系的老师了吗?”

天才各有各的惊艳之处,但却很容易有一个共同的毛病——他们对自己的同类,往往要求更高。

让一直考第一的宁馥去向陈芸请教,不仅是让她放下第一的骄傲,更是放下这个学科的身段。

海纳百川,才能有容。

有容,从能贯通。

又过了三天,宁馥带着答案来了。

朱培青要她讲一遍,宁馥依言照做。

其中很多思路跳出了力学常规的逻辑,寻求了最优解。

朱培青听完,问她:“学懂了?”

不就是放下身段打开思路么,她懂了!

但宁馥还是有点不满,于是加一句:“不管猫放屁有多臭,能抓住老鼠就要养。”

陈芸那个脾气实在臭,比徐翠翠都差得远了!

朱培青大笑,笑到一半赶紧扯纸递给宁馥,“怎么流鼻血了?”

宁馥堵住鼻子,瓮声道:“上火了。”

其实是她一点小小的后遗症,精力透支太多就会流鼻血,这是第二回 ,她已经能把握好度了。

朱培青打量一遍她的小身板,“你还是太单薄。”

“明天开始跑步吧。”

老教授大手一挥,“早晚出去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科学家又不是成天只呆在实验室燃烧大脑。特别是他们这一行,到时候上实验基地吃沙子搞定位和制导,没有体力是万万不行的。

朱培青年轻时在外留学,就是网球高手,归国后没有条件,也坚持打乒乓和游泳。

他的要求看起来都没什么深意,却是冲着将璞玉打磨成金刚石去的。

她必须是一个不馁,不骄,不懈的天才。她必须比普通人能钻研,比普通人能包容,比普通人能坚持,才对得起她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