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4页)

大爷接了烟,嘴巴却严实得很,问:“你们是来买玻璃的吧?那可不行。现在加班加点赶工都完不成任务,新订单得等一月份才能接了。”

每逢年底,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拦住这些上门下订单的人。

戴誉安抚住急着说项的许厂长,笑呵呵地开口:“我们今天就是来商量明年第一季度的订单的。”

大爷不信,摇头道:“那还早着呢,你们现在急啥?”

“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原本我们厂也是能独立加工玻璃瓶的,不过今年我们的产品销往南方以后供不应求,玻璃瓶的用量激增。领导们就合计着,要将明年的一部分玻璃瓶业务外包出去。听说荣兴厂是全省最大的玻璃厂,我陪着领导先来考察一下,如果你们厂不能接,我们再去别家看看。”

大爷将信将疑地看向许厂长:“你们真是来考察的?”

许厂长顿了顿,沉默地点点头。

大爷拿起电话,“那你们稍等,我给办公室打个电话。”

电话打出去,没过多久就有人从厂区里跑了出来。

来人不到四十岁,瘦高个,戴着眼镜。一进入暖和的传达室,眼镜上先蒙了一层雾气。

大爷为他们介绍:“这是我们供销科的李科长。”

摘下眼镜擦一擦,李科长眯着眼睛看向戴誉二人,打过招呼后问:“你们来厂里考察什么产品的?”

“啤酒玻璃瓶。”许厂长答。

李科长重新戴上眼镜,客气地笑道:“我们秦厂长去市里开会了,要不我带着二位在厂里随便看看。”

许厂长点头。

之前给他们秦厂长打电话的时候,对方还接听了。这才不到一个小时,就开会去了?

看来人家还是有意回避他们啊。

李科长带着他们在玻璃瓶生产车间外简单的看了看,又带着人往仓库那边走,介绍样品和型号。

来到仓库门口,李科长问:“你们想预定什么型号的酒瓶,数量多少?”

许厂长答复对方以后,沉吟片刻又试探着问:“其他的可以一季度交货,不过其中的三千支能不能这个月交货?”

李科长藏在镜片后的眼睛一厉,皱眉问:“你们想加塞?那可不行,工人们的生产任务已经很重了。现在加订单是肯定完不成的,最快也得一月份才能交货。”

许厂长知道每个厂都会有一批机动物资,以防万一。

像他们啤酒厂,也是随时留着两百箱左右的啤酒,以备不时之需的。

他们今天过来,打的就是这批机动物资的主意。不然,就算临时赶工生产,也满足不了啤酒厂的生产需求。

许厂长斟酌着说:“反正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你们的机动物资白放着也是占地方,不如就……”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科长打断了:“许厂长,真不是我不想通融。那些物资是我们厂长说了算的,他下过死命令,不能随便卖出去。这事我可做不了主。”

玻璃厂的产品又不像食品厂的产品那样有保质期,他们厂的机动储备甚至可以放好几年不动地方,根本不用操心。

两人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一个极力劝说,一个拼命摇头。

眼瞅着就要僵持住了,戴誉在仓库附近溜达了一圈回来,指向仓库里一个角落笑道:“李科长,咱们荣兴厂不愧是全省最大的玻璃厂,居然连玻璃棉都有,这玩意可是新兴事物,不多见。”

闻言李科长矜持地笑笑:“我们厂有自己的技术队伍,这种玻璃棉毡就是由我们厂的工程师根据玻璃纤维的特点自主研发的新型保温材料。”

听他说那是新型保温材料,许厂长下意识看向戴誉。

戴誉对他隐晦地点点头,又示意他去看在仓库角落里堆放着的大批玻璃棉毡。

继而转向李科长,遗憾地笑道:“这玩意好是好,可惜大家不识货啊。要不是在科技报上读到过相关介绍,我也认不出来。看那上面积的灰,这批货至少在厂房里搁置半年了吧?”

李科长没有否认,都是明摆着的事,有心人一看就看出来了。

实际上,这些玻璃棉自打生产出来就没卖出去过,已经在厂房堆放了一年多。

大家对于保温材料的认识,还停滞在十年前。无论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提到保温材料大多只知道天然石棉、软木、稻草、炉渣这几种,有些甚至还要加上棉被褥子。

对于玻璃棉以及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那是听都没听说过的,更别提让他们买来用了。

许厂长此时已经默契地知道了戴誉的打算,他开口问:“这种新型材料是怎么定价的?”

李科长以为他们有意向购买,详细地为他们介绍了这种新型保温材料的好处,又给了报价。

态度与刚刚完全不同,热情度提升了好几个加号。

许厂长这会儿也不着急了,将戴誉拉到一旁问:“这玩意真有他说得那么厉害?”

戴誉摇头:“用在装啤酒的木箱里,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但是完全靠它保温不太现实,毕竟它的密度并不高。不过咱们厂本来就要购买保温材料,这种玻璃棉应该是目前能找到的保温效果最好的了。用了它,再在货箱外面蒙上棉被,短途运输不成问题。”

又补充道:“这种玻璃棉毡有个好处,它可以重复使用。”

许厂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嘀咕道:“主要还是为了那三千个玻璃瓶……”

他折返回去拉着李科长,将他们的诉求说了。

李科长一脸为难道:“啤酒瓶的事,我做不了主,如果你们想要这些玻璃棉,我可以按照处理品的价格给你。”

戴誉给厂长帮腔:“我看你们仓库的空间挺紧张的,这些玻璃棉足有三四吨了吧?您要是同意我们厂长说的方案,这批货我们今天就可以派车拉走。”

李科长自己做不了主,需要回办公室给厂长打电话请示。

许厂长自己就是当厂长的,对于领导的心态还是有把握的,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是把长久积压的货品赶紧出手了,难道还留着过年呐?

机动物资在之后再生产就是了。

果然,没到二十分钟,李科长就笑容满面地给啤酒厂二人带回了好消息。

解决了厂里酒瓶和供货的问题,戴誉向许厂长请了三天假,参加省里举办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与他一起的,还有厂妇联的。

这次大会的举办地点,是在省人民委员会也就是后来的省大礼堂。

上午八点半,戴誉二人结伴抵达礼堂所在的那条街时,远远看到有许多穿戴一新,胸前佩戴党徽和大红花的男女青年走上礼堂那条长长的阶梯。

与他互看一眼,感慨地问:“咱俩是不是太不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