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破解谜团(第2/2页)

苏大为嘴里的“厉害朋友”,自然是狄仁杰。

这次案子,原本他都觉得不可能查明真相了,时间来不及。

但狄仁杰硬是凭着过人的眼力,惊人的推断和直觉,给出一个“假设”。

区别普通人与高手,有时候正要靠这绝境时的“灵光一闪”。

虽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狄仁杰说的一定是真的。

但,苏大为愿意相信他。

这可是鼎鼎大名的大唐狄仁杰啊。

天生带挂的存在,若说查案是赌大小,那押狄仁杰准没错。

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狄仁杰抛出想法。

苏大为现在,就是补上案件的最后一环。

寂静的大明宫中,气氛古怪。

空气里,隐隐带着血腥气,从殿外的尸堆中,不断渗透进来。

高离两眼盯着苏大为,就像是盯着猎物,缓缓的道:“我不是高建,又如何?”

“真的高建,在兰池宫的案子里被抓获,他苦心在大唐经营数年的地下情报组织,也被查出来了。

虽然可能还有漏网之鱼,但是高句丽在大唐的情报,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全盛的状态。

之前,我以为你是高建,所以高估了你及你背后的情报网,造成许多误判。”

苏大为缓缓的道:“当知道你是高离时,一个答案隐隐从我心头呼之欲出。既然高离不是高建,那情报网,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许多事,便会有线索,有迹可查。

这也是我刚才说到的‘故事’。

半年前,房遗爱案之后,你们选择暂时蛰伏,但是情报的缺失,还有之前的损失,令你们急欲重新建立新的情报组织。

如果按之前高建的做法,至少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大致恢复旧观。

可惜,正像我方才说的一样,百济、高句丽与新罗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

所以,你们需要最短的时间内,弄清大唐内部的情况,以及大唐高层对于辽东的想法。”

月光照在苏大为的半边脸上。

所有人的目光,情不自禁为之吸引,呼吸为之静默。

“这个时候,你们发现了公交署。”

苏大为平静的道:“我提议设立的公交署,恰在这个时候,发展得不错,因此进入你们的视线。

论重建情报网,没有比混入公交署中,借着运货物流之便去探听情报,更容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