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3页)

不过既然康熙提起了,静好就问他:“那皇上是喜欢小公主呢?还是喜欢小皇子?”

“朕都喜欢。”康熙回答得很爽快,“这要是个小公主的话,肯定是朕的掌上明珠,要是长得像你的话,那么就再好不过了。”

“这要是个小皇子的话,朕也会好好地栽培他,教他习文习武,日后当个有出息的人。”

对于康熙来说,偏心小太子归偏心小太子,但是这不代表他会把其他的儿子养废的,都说养儿如羊不如养儿如狼,他可不允许自己哪个儿子是没出息的。

静好:“……”

他现在愁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之后没出息,等他们长大之后他就该愁他们太有出息了。

想想历史上的九子夺嫡那么多惨烈啊,康熙一手栽培出来的、有出息的儿子几乎都折损进去了。

“我觉得吧,有没有出息不重要,健康快乐就够了。”静好觉得自己现在很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毕竟如果她肚子里怀的是儿子的话,那么他一出生可以说就站在终点线上了。

只要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不是一个苛刻的,而他又不是一个爱作妖的,那么他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富贵人,过上平平淡淡的富贵生活。

反倒是女儿的话,想到日后她有可能会被抚蒙,静好觉得应该从小就让她操练起来,防患于未然嘛。

康熙摇摇头:“难怪古人说,慈母多败儿。”

静好没有跟康熙争辩,因为没意义,她肚子里的孩子如今才一个多月呢,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哪里用得着想那么长远的事情?

——

康熙留在如意居用膳之后,也没有多留就回去了,而静好则睡了一个午觉之后,就带人出门了。

之前在紫禁城里,静好是不能去尚书房的,因为尚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那是属于前朝的地方,静好一个后妃不适合出现在那儿。

但是在南苑就不一样了,这里没那么多规矩,而是算算时间,这会儿小太子和大阿哥应该不在读书,而是在习武了。

于是让小陈子问清楚小太子和大阿哥两人习武的位置之后,静好就直接过去,只是没想到在半路上就遇上了同样想去看自己儿子上课的惠嫔。

而惠嫔见到静好更是意外:“你这不是有了身孕吗?”

静好明白惠嫔的意思,都说怀孕前三个月是危险期,但是静好觉得再危险,也没必要那么小心翼翼的,所以她笑道:“难得来南苑一趟,总窝在屋里也不好,赵太医也说了,可以适当地出来走动走动。”

“那也是。”惠嫔颇为赞同地点点头道,“生孩子这种事情嘛,其实一半看运气,一半看体质。”

不过话虽如此,惠嫔也没想到静好刚刚才怀上孩子,第二天就出门了,而且这出门还是为了去看小太子。

说起小太子,惠嫔就想起了静好照顾他的事情,其实在小太子还小的时候,不论是康熙还是太皇太后也有想过让嫔妃照顾他的,而惠嫔也是他们相中的人选之一。

毕竟那时候她已经生育过,而且胤褆又被送出了宫,正是母爱泛滥又无处安放的时候,但是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而让这件事不了了之了。

那时候惠嫔以为凭着小太子对康熙后宫的态度,这辈子都没有哪个嫔妃能够有机会照顾他了,谁知道半路却突然杀出静好这么一匹黑马。

可以说惠嫔是最早知道小太子和静好私底下有来往的人之一了,但是当日的惠嫔可万万没想到事情的后续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原来世上真的有否极泰来这回事的,看到现在的静好,又有谁能够想到小半年以前她还是一个被打入冷宫的小答应呢?

……

静好和惠嫔的到来,最高兴的人要属小太子和大阿哥了,尤其是大阿哥,心想额娘每次问起他读书的事情都一副恨不得打死他这个儿子的样子,现在在草原上,他得让他额娘好好地见识见识他威猛厉害的一面。

而小太子则没有想那么多,在师傅喊了暂停休息之后,他便朝着静好跑了过去,小太子还惦记着静好昨天胃口不好的事情呢。

所以一见面他就问她:“您怎么样了?今天吃得好吗?弟弟妹妹有没有闹您?”

听到小太子对静好的殷切问候,再看着面前只会问她“额娘您看我拳头硬不硬”的儿子,惠嫔:“……”

他拳头硬不硬她不知道,反正她拳头是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