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改观(第2/2页)

常王被思齐说得更是发愁,两眼直直地盯着思齐,等着她的下文。

面对着这样的常王,思齐也不好意思在卖关子,直接将刘赟推到了前头,对常王道:“如今成平民众评出的最知名、最有建树农学家便是我阿父了,不如就让他留下来多多指点一下吧。”

常王听了思齐的话大为惊奇。

真没想到刘赟种地竟然还能种出来这么多名堂。

他一直认为,自己和刘赟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因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和地位为大家所尊崇,但本质上还是只能依靠身份,不能靠着自身能力立足的人。

以前以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废物,没想到对方已经悄悄成了大师,惊艳了世人,这让常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刘赟端起了架子:“留下指点也不是不行,只是称呼要改一改,不要再叫什么黎王,唤我先生便是。”

“从此我们都要唤贤弟作‘先生’吗?”常王颇为有些不自在道:“这样叫起来实在有些别扭,这些年我都习惯了叫你贤弟,要不……叫你贤弟先生?”

思齐站在一旁,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 =

又过了几日,思齐收到了刘备的来信。

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刘备和刘璋闹得有些不愉快,对刘璋把着的那块地也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再加上法正等人的倒戈,更坚定了刘备想要取刘璋而代之的心理。

刘备先把信件寄去了成平,成平那边又专程派人将信送到了正在河安出差的王主手上,思齐这才接到了刘备的这封信。

刘备也是来求助的。

如今开战在即,刘备缺少武器、铠甲和战马,想要和思齐做一笔交易,大量购置这些物资。

思齐这些年一直都在很认真地建设军队,而成平一直都处在和平安定的环境当中,一直没有发生什么战争,整得成平这几年有些产能过剩,的确有不少余力可以帮得到刘备。

刘备在信中提到,他的贤弟刘赟曾说,阿瑛时时感叹缺少好的将领,他在这一方面更是幸运一些,前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如今又加了一个新进的马超,也算是人才济济了。

刘备在信中承诺,阿瑛所提供的武器和战马等物资,日后都会按着谈好的市场价和阿瑛结算或者进行资源置换,等他那边安定下来以后,阿瑛还可以把赵云借去用上几年,如果阿瑛觉得合适,他们也可以签订长期协议。

刘备虽然在信中没有说明为何要借这些物资,但思齐估计,这可能是刘备开始对刘璋的益州有了些想法。

用这些过剩的产能换取其他资源和一个赵云,这波买卖不亏。

思齐当即给刘备回信,痛快地将此事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