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跋扈!(第2/3页)

二是,他知道本侯对国本之争,没什么参与的兴趣。”

“侯爷,二皇子,可是您的亲外甥。”

“亲外甥?是,老二确实是本侯的亲外甥,是本侯亲姐姐的孩子,也是当今陛下的嫡子,陛下想让老二当太子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估摸着明年老二就能入东宫了。

但,这又如何?”

“侯爷,您就不为您外甥考虑考虑?”

“你也真是什么都敢问。”

“是侯爷您什么都敢对着属下说,弄得属下都已经做好出了这马车就被赐死的准备了。”

“哈哈哈哈,本侯可不是咱们陛下那样子的人,本侯做不出这种……”

忽然间,

靖南侯沉默了。

“侯爷,您怎么了?”

“没事。”

这时,马车外传来一声通禀:

“侯爷,家里派人来信了。”

“递进来。”

“是。”

一封信,被递送进了帘子。

杜鹃伸手将信接过来,还没等她转交到靖南侯手中,靖南侯就开口道:

“念。”

杜鹃深吸一口气,将信拆开,

“你先看一遍,再与本侯说。”

“是,侯爷。”

杜鹃将信看了一遍后,将信放了下来,对靖南侯道:

“侯爷,这是老爷的信。”

老爷子,自然是田家家主,田家,并非是大燕第一等的门阀,但论尊荣,哪怕是镇北侯府,都无法与田家相比。

田家家主,他的女儿,是当今皇后,且为陛下诞下皇子,很大可能即将入主东宫;他的儿子,被封靖南侯,掌五万靖南军。

当今一朝,除非镇北侯府的郡主日后和太子成婚,否则田家之尊荣,无可与之匹敌者。

“嗯,说说,本侯家那老头儿,在信里要对本侯说些什么,废话就不用说了。”

杜鹃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侯爷,老爷说,今日镇北军和朝廷这边已经越来越剑拔弩张了,老爷子想问问您的看法和态度。”

“还有呢?”

“老爷还说,听说侯爷最近身边一直有一个密谍司的女人,老爷说,那个女人,可以玩玩,但银浪郡的密谍司,身为一个臣子,应有所忌讳,哪怕陛下让您拿着,您也不该真的拿着。”

“呵。”

靖南侯笑了笑,伸手从杜鹃手中接过了信,自己也没再看第二遍,就丢炭盆里烧掉了。

“侯爷,不回信么?”

“不急,用不了多久本侯就会回去和我家老头当面好好说道说道。”

“报!!!!!!!!”

“侯爷,哨骑来报,前方乾国燧堡处发现乾军骑兵大规模调动。”

“哟呵,杜鹃,你说,那小子现在还活着么?”

“那得看侯爷您是否想让他活着了。”

“挺有趣的一个小子,还和老六有关系,能让老六不惜把本侯欠的人情用在他身上,他如果真死了,本侯还真有些不好向老六交代。”

“侯爷您以前可从不会这样想事情。”

“哦,是么?那就换个更简单的理由吧。”

“嗯。”

“我燕国的兵,就算把天捅破了个窟窿,也轮不得他乾国人来指手画脚!”

言罢,

靖南侯站起身,张开双臂,

“着甲。”

杜鹃起身,亲自帮靖南侯穿上甲胄,鎏金色的甲胄穿在靖南侯身上,将其整个人衬托得那般英武不凡。

“侯爷,穿好了。”

少顷,杜鹃后退了一步说道。

靖南侯伸手一把将杜鹃搂在怀里,

杜鹃轻咛了一声,没有反抗。

“老头子,已经答应我们的婚事了。”

“侯爷,老爷只是说,玩玩。”

“这日子,不就是一边玩一边过的么,老头子这是同意了。”

“侯爷,您说笑了,老爷怎么可能同意您娶一个密谍司的女探子。”

“这又有何不可?还是他乾国皇帝大方,朝廷发女人。这一点优良传统,本侯觉得咱们大燕,也该学学。

至于老头子那边,你且放心,下次本侯带你一起回家,老爷子不会说什么的。”

“妾身,都由侯爷做主。”

“这就对了。”

说完,

靖南侯掀开了车帘,他的那一头貔兽已经主动凑到马车边将靖南侯迎到了自己背上,两只原本一直站立在马车顶上的苍雕则飞上了天空,开始盘旋起来。

下一刻,

靖南侯举起手,

沉声道:

“世人皆晓我大燕北军天下无双,今日,就让乾国人看看,我大燕南军,亦是当世之一等精锐!”

命令下达,

靖南军上万骑兵开始了加速,战马开始奔腾而起。

“我大燕将士誓死不降!!!!!!!”

“大燕皇帝陛下万岁!!!!!”

“靖南侯千岁!!!!!!”

远远的,传来了这些声音。

靖南侯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下令道:

“列阵!”

“虎!”

“虎!”

“虎!”

……

因为靖南军的忽然出现,使得乾军一下子就陷入了一种骚乱之中。

战阵冲杀,气场和气势,真的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靖南军的威严肃杀,一出现,就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压迫之感,而乾军这边的指挥系统在反应上一下子就显得慢了许多。

乾军骑兵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应该列阵准备防止靖南军的冲锋还是继续保持对眼前的这三百多燕军的包围,同时因为这里的乾国骑兵分属于三镇,彼此之间别说是配合了,甚至还有不少龃龉在里头。

一同慌乱的,还有台车上的杨太尉及其身后的三名节度使。

杨太尉,再淡定,再一把美须髯,他毕竟是个没卵子的公公,真遇到事儿时,顿时就暴露出阳气不足的缺陷。

而三位节度使都是文官,让他们做做边塞诗那没什么问题,反正他们隔三岔五地哪怕自己不写也会让自己手底下的文吏师爷们写一些报国捐躯马革裹尸为国戍边的诗词传递回上京,当然了,这些诗词肯定会冠以他们的名字;

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来可以继续刷一刷文声,二来则是表露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以及为国戍边的艰辛不易。

但乾国边境真的已经快一百年不打仗了,连那些真正当兵的,那些武官都对战阵极为生疏了,更别提这些文官了。

此时,杨太尉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想下令让后军改前军,先护送自己所在的台车安全回去。

好在,杨太尉终究还保持住了一些理智,他清楚,一旦自己真的这么做了,战阵上的乾军可能会在顷刻间就军心涣散。到时候燕军只要随便掩杀一下,就是一场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