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3页)

要是他有冰箱冰柜,一些准备工作,就能提前准备好。

但冰柜和冰箱的价格都不便宜。

他接下来还准备租个铺子开店……石振真的是每次赚点钱,就觉得花钱的地方很多。

盘算着这些事情,这天早上四点,石振就起来了,然后骑了三轮车去隔壁村找朱屠户拿猪头。

天冷的时候,朱屠户都是前一天晚上把猪杀好,第二天拿去镇上卖的,但现在天热了,杀好的猪要是放过夜,到第二天下午,就会黏糊糊的,肉看着就不对劲。

所以朱屠户现在,都是跟人约好凌晨一点过去杀猪,杀完他带回家处理好,早上四点多就去镇上摆摊。

朱屠户这日子,过得日夜颠倒,也显而易见地辛苦,不过想赚钱,也只能这样。

石振到朱屠户家的时候,朱屠户家楼下一间堂屋的门开着,里面亮着灯,石振进去,就见朱屠户正在分割猪肉。

他每天和其他人一起去杀猪,然后会把自己这猪的猪头,还有他跟其他人买的猪头,一起给石振。

石振还会在他这里买大块的瘦肉,回家煮熟之后拿到镇上去凉拌。

其实凉拌牛肉应该会更合适,但眼下的安山镇,压根就买不到生牛肉,毕竟这边的人不养牛。

“叔,我来拿猪头。”石振看到朱屠户就道。

朱屠户麻利地把猪头称好,用一个脏兮兮的计算器算了价格。

石振当场拿出钱付账。

朱屠户很喜欢跟石振做生意,因为石振从来不欠钱,每次都当场付清。

做小本生意的人,最喜欢他这样的客人。

石振付钱之后,就对朱屠户道:“叔,麻烦你帮我劈开。”

“行。”朱屠户一口答应,拿起砍骨刀,从猪头下巴处开始劈,先是完整地取出猪舌头,紧跟着又取出猪脑。

猪舌头石振是要的,他现在还卖凉拌猪舌。

但猪脑他就不要了,每次都给了朱屠户。

现在很多人相信猪脑补脑子,朱屠户是能把猪脑拿来卖的。

买好东西,石振急忙回家处理,接着又去镇上摆摊……

熟食摊产品多,每天还都摆一整天,一天至少赚五十。

石振之前一度担心钱起来会想着另起炉灶,然而并没有,钱起来一直做得挺用心的,安安分分地拿工资。

石振问过他原因,才知道他是觉得准备工作太麻烦,不想做那些,才不自己去摆摊的。

仔细想想,钱起来会这么选择也正常。

钱起来才十六岁,他能静下心一整天都在镇上摆摊,就已经很厉害了,让他摆摊之余再去做别的……他忙不过来。

而且给别人看摊子旱涝保收,自己出摊盈亏自负,还要不小的成本。

对钱起来来说,勤快一点每天拿四百多的工钱,确实比自己出去摆摊来得好。

如今石振卖饭团的量,比最初的时候要多了一些。

不过多的这些,不是零散客人,而是来自附近一些工厂小作坊的订单。

如今镇上的工厂,多是三班倒的,女工们早上八点到晚上四点一班,叫白班,晚上四点到半夜十二点一班,叫晚班,半夜十二点到早上八点又是一班,叫深夜班。

按照规定,白班要管一顿午饭,晚班要管一顿晚饭,深夜班则要管早饭。

那些工厂给女工的早饭一般不是自己做的,而是来镇上买的,工厂主都想节省成本,那么五毛一个,量大管饱的饭团就是个好选择。

有时候接到的订单多,石振甚至不得不多煮一锅酱油猪油饭,然后让石星火帮着自己捏饭团。

石星火虽然做饭团的动作很慢,但还是会做的,而且饭团捏的不好看其实没啥关系,大小差不多,里面的料没少就行。

这样的订单,能让石振每天多挣个五块十块的。

别小看这个钱,这时候有些人想挣还挣不到。

这天上午摆过摊之后,石振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镇上逛了起来。

他要租个房子。

要不了多久,关白羽就要中考了,而他打算在关白羽中考之后,就把父母姐妹接来。

关白羽那房子如今被他放满了东西,他和石星火租住的关建国的房子里,也堆满了东西,他家里人来了这边肯定没办法跟他们一起住。

他也不想他们住村里,一来离关白羽太近,他怕关白羽被欺负,二来村里到底离镇上有段距离,来回不方便。

其实若不是因为关白羽,他绝对会在镇上租房子,而不是在村里。

当然,镇上租房子会贵一些,这是肯定的。

而且这个时候的房租,相对于收入来说,比后世要高。

主要是这时候的房子太少了,镇上的人普遍自己家都不够住,会拿出来出租的也就比较少。

这年头,谁家不是挤着住的?

石振之前已经打听过了,这次直接过去看房子。

镇上打算出租的房子有两处。

一处是以前的丝厂集体宿舍。

这房子的厕所是公用的,厨房都是各自在阳台上搭建,至于住的地方……那是一间大概二十个平方的房子,可以分成里外两间,一间吃饭一间睡觉。

这里住的人因为家里有了孩子,搬别处去住了,这房子带家具,五十元一个月出租,不包水电费。

至于另外一处房子,则是一栋年代久远的两层小楼。

这楼在一条老巷子里,两边都是同样的小楼,它说是两层,上层其实是个阁楼。

这房子并不大,下面也就前后两间屋,加起来约莫五六十个平方,上面的阁楼稍小一些,约莫三四十个平方,屋后还有个特别小的,不过五六个平方的小天井,可以晾点衣服什么的。

这房子很久没人住了,屋顶需要修一下,还没有家具,房租的话,是一年四百。

主要是房主现在在长溪市住着,不住这边,也不是很缺钱,懒得一个月一个月收几十块房租,干脆就按年收。

也因为这样,租金比较便宜。

如果是刚来安山镇的时候,石振只能租第一套。

毕竟那套有家具,能省他不少事情,一次需要拿出的房租也不多。

但现在的话,他零零碎碎攒了不少家当,也有钱修屋顶,还能一次拿出一年的房租……

石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套房子,跟带他看房的人商量租房的事情

那是个六十多岁的退休老师,就住在旁边的房子里。

石振确定要租房,他专门拿出一张纸,写了个收据给石振,上面写明把房子租给石振一年,收了四百元。

写完,这退休老师又说了点租房要注意的事情,比如不能把房子弄得比现在还破,又比如晚上不能弄出太大的声响影响周围人。

说着说着,他还说了点原房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