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抄家(第2/3页)

还跟宋嘉书道:“钮祜禄额娘,我觉得我找到了我一生的事业。”然后还拍着胸脯表示:“您别担心,虽然四哥不能去,但我抄到的东西肯定也会分给四哥的。”

宋嘉书:……弘昼啊,你抄到的东西,都隶属你皇阿玛好不好?

见弘昼又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宋嘉书不免摇头:这孩子也真是神了,在雍正爷这种严父中的严父手底下,居然还能养出他这种梁山好汉的气质来。那要换了个宽松家庭环境,这不得出产个混世魔王啊。

——

且说愉快的抄家才进行了一半,怡亲王府就发生了很不令人愉快的事情,朝臣们也跟着看了一回热闹。

怡亲王长子弘昌,居然借怡亲王之名和自己身份之便,往户部偷窥公文,将机密信息(即抄家名户单册)泄露出去,让许多犯官之家有所准备可转移家产,以此邀买人心。

此事好巧不巧还是五阿哥弘昼撞破的:他投身于伟大的抄家事业后,对此颇为上心。

且说抄家也是个技术工种,不是戏文里演的,皇上扔下一个签子“抄”,旁人捡了签子去就开始蒙着头闯进门里搜罗,抄到什么算什么。

真正的抄家,须得一府里罪名翔实,证据确凿才能命九军上门封锁,然后由刑部和大理寺一并出面,将府中官身、白身、奴身分开关押以备提审,还要将女眷单独看守不得欺辱玷污,免碍圣上清名。

其间,是有一个时间差可以打的。

这回弘昼奉旨去抄江西巡抚在京中住宅时,就发现其府内居然是空壳一个。

要换一个朝廷官员负责抄家,大约也就罢了。横竖自己也没从中贪污,抄家抄不着也没法子啊,总不能为了皇命,明察秋毫百般研究旁人家产去向,往死了得罪人吧。

毕竟大清开国近百载,宗亲权贵之间已然交错成网,朝中有人才好做官,这等做到封疆大吏的官员,谁背后没点好亲戚没点好靠山。

对刑部户部官员来说,这抄家的银子又不归自家,何苦往死里得罪人呢。

但对弘昼来说就不一样了——这抄家的银子还真归自家。

于是他打马就往户部去了,说来也是皇上安排的好,弘昼对户部官员和文书都不熟,但他对弘历熟啊,拉上弘历就开始查账。

弘昼胆子大,起初还道:“查到谁也是不怕的,横竖还能强过咱们兄弟吗?”

结果他也没想到,真查到了个比他们强的!

且说弘昌,虽然不是皇上亲子,但皇上对怡亲王那真是没说的,赏完怡亲王爵位意犹未尽,又特意单独赏给怡亲王长子弘昌一个贝子爵位,一门两爵,当真是风光无限。

相较起来,弘历弘昼虽是正经皇子,现在还是头上秃秃没有爵位呢!见了弘昌这位堂兄,也得先起手见礼问个好。

更何况弘昌的阿玛怡亲王何等得皇阿玛看重,弘历弘昼也看在眼里,这一查出弘昌泄密之事来,当真如同捧了个烫手山芋。

兄弟俩对坐懵了一会儿,还是弘历决断,此事不能拖延,迟则生变。便即刻求见怡亲王叔,请之一起去见皇阿玛,然后当着皇上和怡亲王一并将所有证据摆开。

当面锣对面鼓说清楚,弘历赌以十三叔的为人,若真是弘昌之错,十三叔便不会记恨自己兄弟二人。

果然,怡亲王骤闻此事,虽然恼怒惊讶,但并不偏袒,而是直接亲自绑了弘昌过来,问明罪行,然后向皇上请罪。

彼时养心殿内,弘历弘昼还在一旁站着。皇上不欲让怡亲王在侄子们面前请罪,于是便让儿子们都退下,连弘昌都让人捆了扔到耳房去,独留下怡亲王密谈。

且说弘历弘昼退出养心殿,都觉得背上出了一层层的汗。

——

待此事终于尘埃落定,传到后宫的时候,宋嘉书只听到了一个对于弘昌处置的结局。

皇上显然是看在怡亲王的面上手下留情了,只道弘昌愚钝,不堪为贝子。革了爵位后也没再重罚,只让怡亲王自行约束看管。倒是怡亲王特意上了个折子,请命把弘昌圈禁于府内。

怡亲王这样大义灭亲,一时朝上等着看热闹的人,也就散了。

彼时已经八月初,临近中秋,朝上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清查也接近了尾声。

而中秋前的八月十三日,正是弘历的生日。

弘历也有了些空闲,便多来了两次景仁宫请安。

宋嘉书却只觉得弘历不对劲。

虽说她知道弘历这个月过得很忙,可弘历的样子不单是忙碌的疲惫,倒还有点意气消沉的颓唐,似乎受了什么很大的打击,又要勉强振作似的。

宋嘉书是真不明白:据他所知,弘历最近只是被皇上委以任务,并没有受到任何斥责。

且皇上前日召她去养心殿的时候,说起儿子,明显对这回弘历弘昼的表现颇为喜爱,甚至矜持的夸了一句:“难得他们不整日憨玩,也能为朕做点事儿了。”在雍正爷那里,这就算是明显的表扬了。

那弘历为何一副受了打击的形容。

然宋嘉书在晚点前问了两回,弘历都是笑道无事,第二回 更道:“额娘多虑了,儿子只是这个月累了。”

宋嘉书:啊,孩子到了不肯跟大人交流的青春期,确实有点头疼呢。

且说弘历每次不高兴的时候,宋嘉书都能在他脸上看到四爷的影子。

父子血缘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哪怕弘历的脾气从小就稳当的惊人,看起来跟皇上南辕北辙,且弘历在政事上的许多观点,都是在康熙六十一年,由康熙爷亲手教导出来,行事作风也更像康熙爷。

但有时候,皇上和弘历的神态,还是像的如同一个模子卡出来的。

待用过了晚点,宋嘉书便道:“这石榴树虽是今年初才移进来,倒是没碍着结果子。如今也熟了好些,你要不要亲手摘几个,明儿给你皇阿玛、皇额娘送去?”

弘历看了看额娘期待的神色,虽自己没什么兴致,也点了点头。

同时也有点懊恼:自己平时在外头都能撑得住,今日回了额娘处,却忍不住露出这些日子的心绪烦恼来,果然让额娘看了出来问。

为免额娘担心,弘历就振作精神,如往年一般准备上树摘石榴。

宋嘉书站在树底下,看着弘历身形轻捷上了树。

孩子是长大了,这棵让儿时的他畏惧的大树已经变做寻常。

弘历离了梯子,踩在一枝粗枝上头,伸手去够顶端的石榴。就听额娘在下面关怀道:“弘历,你在树上站稳了吗?”

弘历心内一暖,额娘还跟担心小时候的自己一样呢,便回了一句:“额娘放心,儿子站的稳呢。”

然后就听额娘道:“哦,那好的,那梯子撤了啊。你小心点别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