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妾(第2/3页)

于是发话:今年四月的大选,要给适龄的孙子们集体挑名门正室的女子为妻。

最要紧的是,他不光忙孙子,那群三四十岁的好大儿们没有忘记。于是传旨后宫,让这些儿子的亲额娘们,从这两年小选入宫的宫女中,挑选和顺善生养,姿容好的宫女发下去,争取来年就见效,给各府里添添人口。

福晋春日宴的事情还没有忙完,就得进宫去领宫里新赏赐的两个宫女,心里着实不高兴:她倒不是吃醋,只是嫌麻烦。这简直是给她百上加斤,在焦头烂额忙春日宴的时候,还要抽出手来,再安排两个小妾。

还是两个包衣出身的小选的宫女,在福晋看来,她们跟府里的丫鬟是一样的。

府里钮祜禄氏也好,年氏耿氏也好,不管是满军旗还是汉军旗,但都是在旗的走大选的女子。

按理说只是两个包衣,进府也做不得格格,从前宫里也赏出来过,福晋见四爷看不上,就全拿来当丫头用。但这次又不同,这回是皇上亲口要求,德妃亲手置办的。

福晋还是要给她们安排屋子,起码不能撇着不管。

因为烦躁,福晋索性给她俩一脚踢到了武格格旁边,最西边的偏僻处——想搬家去住好地方,等伺候好四爷再说吧。还美其名曰,新进府的人,温柔腼腆,须得有个安静稳妥的住处。

然后福晋仍旧专注于带着宋嘉书和耿氏搞事业。

据说东大院西大院都给新人送了赏赐,但都不甚高兴。

可以说,这件事办的,除了皇上自觉又做了回慈父,自己心里高兴了,别的就没人高兴。

宋嘉书带着一身疲倦回到凝心院。

这两日帮着福晋忙春日宴的事儿,到底有多累,只看耿氏都不来吐槽,直接回去躺下睡觉就知道了。

她回来换下家常衣裳,解开头发后,白宁已经端来了一碗鲜笋鸡汤龙须面。

“格格再用点吧,在福晋处规矩大,您肯定也没吃好。”

只是福晋既然留过饭,凝心院也不好大张旗鼓再去大膳房要夜宵,好似福晋处的饭不好似的。故而白宁这是早早拿回来的鸡汤和烫好的鲜笋,在茶房里煮了一小锅面。

又盛了四碟现成的小酱菜。

宋嘉书高兴起来,夜里寒风朔气的走回来,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真是雪中送炭。

她正吃着,白南搓着手进来,脸色也发白。

声音都不敢大了,悄声说:“格格,听说爷去后面小院看了两个新来的……结果立刻转身就出来了,直接去了福晋屋里,说是不太高兴呢。”

宋嘉书抬头疑惑:四爷确实在女色上不那么在意,但也不至于见了新人转身就走啊,这可是宫里赏出来的人,又是德妃娘娘亲手挑的。

不过天塌下来又个高的顶着,宋嘉书把四爷的不高兴撇到一边去,继续吃自己的面。

然而一刻钟后,苏培盛身边的小顺子就跑过来了,说四爷正往凝心院来呢,师傅打发他来,先给格格报个信。

宋嘉书:……天塌下来了,我又不是个高的,怎么塌到我这里来了!

——

四爷坐在榻上。

也不吭声,就这样半垂目佛爷似的坐着,任由旁边丫鬟们摆茶摆点心,他没有一点要动弹的意思。

宋嘉书也不动,她站着出神。

直到苏培盛进来,又捧着一小坛酒,宋嘉书除了松了口气,也忍不住笑了笑:四爷这是把自己当酒友呢?

四爷叩了叩桌子:“坐。”

宋嘉书在榻案的另一边坐了。

“你见过两个新入府的了吗?”

“还不曾见。”

两人入府,第一日自然要叩拜福晋,第二日请安才轮到福晋介绍她们,然后她们再叩拜两位侧福晋和诸位格格们。

所以当时宋嘉书和耿氏虽然就坐在侧厅里,但也没见到两个新人,只是听了她们谢福晋安排房舍的回话,倒是宫里宫女惯常的语气,柔缓而恭敬,嗓音也都挺好听的。

宋嘉书说完没见过,就觉得四爷的心情明显更阴沉了。

苏培盛亲自端来烫好的酒,然后把壶交给白宁,自己依旧退到门边上等吩咐。

宋嘉书闻到这酒气,就知道又是难得的高度酒。

四爷喝了几杯后开始吐槽。

虽然这府里人人都觉得四爷高深莫测的冷,但宋嘉书是见过后世四爷回复折子的,那话不是一般的多,损人的时候更不是一般的刻薄。

可以说,四爷高冷的外表下,深深埋藏着一颗吐槽的心。

可如今,还没有那么多大臣让他挤兑,没有那么多折子让他抒发。

前院的事儿,他估计会跟信任的幕僚说,可后院的事儿,怎么能到处说呢,但憋在心里估计也很难受。

宋嘉书觉得自己,在四爷的眼里,特别像一个心灵垃圾站。

果然酒过三巡,四爷就开口了。

这回他喝的急,苏培盛让膳房备的下酒菜,也就先上了四个冷碟,都是早就卤好的牛肉、猪耳等物,四爷一筷子也没动,光喝酒了。

按理说四爷用膳的时候,得有侍膳太监在旁边负责根据主子的眼色夹菜。

可四爷往日在前院偶尔自斟自饮的时候,就死烦想吃什么,还得等着太监夹到盘子里。

所以这会子,苏培盛也装死不上前。

“这回宫里往各府送宫女的事儿……”

来了,果然四爷这顿脾气,还是因为宫里批发小妾的缘故。

因这些日子她都在福晋处,消息无形中就灵了不少。

这种王府进人的事情,福晋也没必要瞒着她们。反而茶余饭后还细细讲给了她们听。

当然主要是为了告诉她们,虽则这两个新人,是包衣出身,只参加过小选的宫女。但跟以往德妃娘娘随手指出来的宫女不一样,这是过了御前金口的。你们也不要仗着是大选出身,又是府里养过阿哥的老人就毛躁起来为难她们,要是传到宫里是不好听的。

这回皇上的要求是,成年的阿哥府里都得进两个貌美会服侍的适龄宫女,方便开枝散叶。

这人选自然是各自的额娘来挑。

三阿哥有荣妃娘娘,四阿哥、十四阿哥有德妃,五阿哥九阿哥有宜妃娘娘,七阿哥有成嫔娘娘。

八阿哥的亲额娘良妃走了,皇上虽则这两年厌弃这个儿子,但也没有单独把他撇下不管,甚至重点关照:毕竟所有的成年儿子里,只有八阿哥子嗣最艰难,都不能算是稀少,而是真正的独苗,满府里就只有一个侍妾生的儿子弘旺。别的啥也没有,都不是夭折,就是没有,没存在过。

皇上特意命惠妃给八阿哥挑两个好的,务必让八阿哥府沐浴到送子观音的荣耀。

至于另外两个没了生母的,十阿哥和十三阿哥,皇上把十阿哥交给了佟佳贵妃选宫女,十三阿哥顺手就给了德妃,说从前老四教过十三,那你就一块给十三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