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孙尧大四了, 周子青碰到他的机会少了,心里挺遗憾的,孙尧是个不错的讨论学习对象, 从他身上周子青学习到很多东西。

尤其是大二两人组队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大赛,拿到特等奖。孙尧一路喊着叫着, 以后再也不跟她合作组队,实际上两个人配合的一直都很默契。孙尧嘴上念叨, 可对她布置的事情, 却没有一丝懈怠, 对她想法也能认真去思考。

往后再想找个这样可靠能力出众的搭档,可就不容易了。尤其今年她大三,大四学生都忙着毕业论文,读研各种事情, 在校时间不多,已经没有很多精力在竞赛上, 有, 也是作为研究生的身份去参加了。

周子青有关注她下一届的学生, 能力出众的人, 可是要跟上她的进度, 还是差了一点。同班的大三同学, 去掉主攻计算机的, 剩下一拨人里,周子青也没有看到合适的。

第三届全国高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大赛, 周子青虽然没有报名参加, 却也格外关注竞赛进度,想看看有什么让人惊艳的技术作品。

最后到全国决赛,金嘉瑜和班里两位同学一起拿到特等奖。

金嘉瑜的参赛作品, 周子青还给过意见呢。

没参加全国竞赛期间,子青一直跟着教授在实验室做实验,天天泡在实验室里,英语六级考试都错过了。然后是SA人工智能实验室,AI人工研究院等多名资深教授,接受徐梁知教授的邀请,专程来分享学业研究心得,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未来世界级计算机雏形,以及今后人工智能方面伟大设想。

有时候周子青忙的,都会忘记打电话回去,惹得孙蓉蓉在电话里念叨很久,说她就学习再忙,也要抽空记得打电话回来。还直接拿周子鸣做了对比,说她现在打电话都没有周子鸣打的勤快。

周子青听到的时候,果断认错,并保证以后三五天一个电话,一定经常和家里联系。

孙蓉蓉不光念叨打电话的事,还让她主意身体,一定要按时按点吃饭,别忙起来没个时间,饭都吃不上。

周子青很喜欢听孙蓉蓉念叨,一句句的,重复来重复去也不觉得烦,听在耳朵里,揉进心里,就是觉得高兴。

杨梅梅,不,现在改名叫周猛了,心心念念一直想要上小学,傻个高壮,鼻涕虫王威早已经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比周猛高一年级。周猛还是去了学校才知道他们不在一个班上课。在院里就不这样,年龄大的,还是小的,都在一间屋里,除非年龄特别小,话都说不清楚小宝宝不在一个房间。不然,大家学习,玩游戏,玩玩具都是一样的。

周猛以为上了小学还会这样呢,结果不是。和她想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要上小学,周猛喜滋滋的告诉周子青,“我要上小学了,教工说以后我就是小学生,以后要更听话。不能惹事,要好好学习。要和同学好好相处。”

周猛觉得教工说的这都不算事,她现在就很听话,也不惹事。

周子青到了大三,整天跟在教授后面,天天待在实验室里,就没多少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多时间都是她抽出空跑过来一趟看看。

周猛对她有别样的情感寄托,这点周子青一直都知道,所以她不管学业有多忙,她都要过来一趟。就连福利院教工都偷偷说,她要是一段时间不来,周猛的情绪就不太对劲,低落,小手托着下巴,就坐在正对福利院大门的房前台阶上。

坐那,就能看到福利院外面那条路,有车来,有人来,总能第一眼先看到。

前段时间,忙着做一个实验数据,连接三个星期没过来。

周猛笑盈盈的小脸,就不见了。

夜里还偷偷哭。

枕头皮第二天都是湿的,可她自己不承认,说那是口水,她睡觉流口水。性子非常倔强,逼问急了,瞪眼蹦起来,扯着嗓子一遍遍说口水,口水,口水。

疯魔的样子,都把教工吓一跳。

直到教工点头承认是口水没错,她才安歇下来。

低落消极,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一会教工没看见她,就跑没影。找了一圈也不知道人猫哪里藏着,到了该吃饭的点,自己又跑出来。

哪都好好的,唯独眼睛红肿,尤其上眼皮,肿的高高耸起,薄薄一层像是灌了水的气球,透明发亮。

直到周子青忙完实验室的事,才有空来福利院,一来,就看到周猛撅着嘴,眼神幽怨,表情又可怜巴巴的看着她。

整个人焉巴巴的走过来,撇着小嘴,嗓音带着无限委屈,“你这么忙啊?”一说完,小脸倏地一下转过去,背过身,抬起袖子擦了一把眼睛,又赶紧转过来。

好像她扭过去偷擦眼泪,没人看到似的。

周子青抬手摸摸她的小脑袋瓜,如实告诉她,“嗯,最近确实比较忙,之后可能会更忙,我正准备参加一个比赛,要忙的事情更多。”周子青没瞒着,她在徐梁知教授建议下,报名参加了一个国际性质的比赛。

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是目前计算机,人工智能竞赛水平最高,参与院校最广的世界级青年高水平智能大赛之一。

每年参赛作品都是涵盖了当下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周子青是在大二的时候,徐梁知教授告诉她国际上还有这样一个大型比赛。国内科技研发组织都会参加,唯独没有高校学生参加。国际性质竞赛上,国内人工智能水平,似乎还没有得到世界认可,国内本土科技研发拿到世界舞台上,似乎降了不止一个档次,几乎没有拿到好的名次。

虽然国际性质的比赛,技术性,范围性,应用性都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再国内媒体上却是没怎么大肆报道过,只有针对专业的媒体,杂志,会简短的报道一下。国内也只有专业人士会去关注这一块。

徐梁知鼓励周子青参加,是想要她更多的去接触国际上的专业知识。

整个辰光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还是老师们,都知道徐梁知教授对周子青格外看重,两个人经常谈论交流,很多时候周子青提出疑问,见解已经超出国内大学生的知识水平。

徐梁知喜欢周子青这样的学生,执行能力很强,永远是在做准备的路上,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校时间几乎都待在实验室里。

她还是大三呢,萧红研究生的一些书籍,常常借过来做笔记,就连在国外留学的顾时雨,她都有联系。可以说为了能更多了解国际水准,她一直都在做努力。

徐梁知教授就是看到这样努力用功的周子青之后,鼓励她可以去试试这个国际青年竞赛。“不要有什么压力,权当去做学术交流,了解世界级各大高校的学生水平。”

大三专业课程对周子青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就她本身的专业知识,再花费精力时间消耗在每天必要的专业作业上,就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