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3/3页)

转年宫中大选,康熙的意思,是各府里都要添人——太子为了拉拢官员,今年亲自向康熙求娶一位明面上家世不显,实则却是某位地方大员极疼爱的侄女的秀女为侧福晋。

康熙深谙帝王平衡制约之道,太子这边她允了,别的府里免不得热闹热闹。

这个娜仁听他说了,然后知会给几位皇子的生母,叫她们甩开膀子挑。至于她们之间是否有挑选争抢,那就说不准了,再因此生出什么样的事端,也与娜仁无关。

同时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也是要娶福晋的年岁,十四阿哥的福晋由德妃挑选,十三阿哥则被托给了宁雅。宁雅身为如今宫中唯一的贵妃,位份仅此于娜仁,由她为十三阿哥挑选福晋,倒也挑不出错来。

最终宁雅为十三阿哥选定了尚书马尔汉之女兆佳氏,也算名门出身、满洲贵女,其父手握大权,十三阿哥受康熙看重,也算堪配。

德妃给十四阿哥挑的福晋其父仅任职侍郎,瞧着不如未来的十三福晋出挑,架不住完颜氏底蕴深厚,其祖辈也曾有过勋贵之尊,家中更有几位身居高位者,瞧着不出挑,但确确实实是能给十四阿哥助益的好出身。

尤其如今这个档口,康熙眼看是要制衡儿子们,就是不出挑的,才更不会犯康熙的忌讳。

德妃这些年能在宫中屹立不倒,受康熙喜爱,可能没有多么聪明绝顶机敏灵透,但揣测圣意是极厉害的。

便如宜妃,亦是与她同道中人。

不过德妃比宜妃稍聪明点,宜妃却多了个第二颗脑袋,也不知这俩人比起智商来孰胜孰负。

至于妃子们为儿子挑选好的“格格”……那可就有意思了。

名单递上来之后娜仁随意瞥了两眼,佛拉娜、贤妃与宜妃自然是紧着好的给儿子挑,德妃为四阿哥挑的,那可就有意思了。

一个钮祜禄氏,一个耿氏,一满一汉,都是家世不出挑的,也没听说有什么美名、贤名、才名,那便是所谓的中庸了。大选之日娜仁也见到了,姿容不差,却也绝对算不上出众。

德妃挑上她们两个,又不可能是为了给四福晋省事,那明眼人都知道她是什么心思。

但偏生就是她瞎猫碰上死耗子。

钮祜禄氏且不必说了,历史上著名的乾隆皇帝生母,孝圣宪皇后,虽然不算很得雍正爷的宠爱,但儿子孝顺又当了皇帝,可以说是在宫里安安稳稳地享半辈子福。

而那耿氏,娜仁也曾简单地了解过,纯懿皇贵妃,生雍正帝皇五子和亲王弘昼,活了九十几岁,可以说是在王府、皇宫中安度晚年,享了大半辈子福。

这一届秀女中,从世人的眼光看,活得最好的恐怕就是她们两个了。

偏生就是德妃看重她们不出挑,把她们指给了雍正,成全了她们的福气。

娜仁想着想着,又忍不住发笑,琼枝看着疑惑,问:“是这名单有什么问题吗?”

“没,没什么问题。”娜仁道:“送去乾清宫,请皇上下旨吧。”

外头进来两个小太监,打千道了声“嗻”,将那一叠单子捧走了。

虽然知道钮祜禄氏是未来的乾隆皇帝生母,娜仁却也没多关注她,只不过选秀那日多瞄了两眼,倒是样貌端正,是世人眼中的有福之态。

至于多美丽,那是谈不上的。

“这往后啊,各家府里,也都要热闹了。”娜仁靠着椅背,长叹一声。

康熙老来老来,在宫里却愈发待不住了,总想出去走走。南巡、西巡,每年还要巡幸塞外,恨不得就长在外头。

娜仁有时候觉着,或许对他来说,这住了一辈子的紫禁城,不仅是家、是责任,也是困住他的地方吧。

王爷们宗室尚且能去外办差,身上没有差事的还能出门游历,康熙这个做皇帝的,却是不成的。

说起出门游历——留恒如今正带着楚卿四处游历。

他在江南主持种植两季稻之事已然有了结果,产量稳定、条条款款的注意时间都记了下来,康熙在询问留恒的意思之后,派遣农官去主持推广两季稻种植之事,留恒便功成身退。

本来按他的意思,是想要留在京中的。

康熙本来以为他是和皎皎一样在外头野惯了不爱回来,听他如此说,便颇为惊喜。

娜仁却觉着有些不对劲:留恒在婚前就曾与她说过,婚后想要带着楚卿游离四方阅览大好河山,怎得如今却改了主意?

要知道,留恒一但拿定了注意,轻易是不会改的,如今这样,怕是里头有什么事情。

娜仁这样想着,也直接问了留恒。

得到的结果却叫她哭笑不得,既想笑一笑,又眼眶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