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娜仁道:“我今年还真没送几个人,这不是一直忙着——今儿太子妃也来了,等会回去的时候带些回去,簪着好看,或者用细花丝串起,用清水碟子养上,也能开一二日。”

太子妃并未推拒,只笑着应声:“那便多谢慧娘娘了。”

“这有什么,往年我也要送出去不少,今年你新入门,便取个好意头吧。”娜仁又看向戴佳贵人,道:“你前儿个说要些入药,我却给忘了,今日给你带些回去?”

戴佳贵人笑着道:“您是贵人多忘事,指望您只怕是没个结果的,琼枝已打发人给我送去了,满满当当一篮子,足够用了。”

“那就好,别耽误了你的事。”娜仁便松了口气,又嗔怪着对琼枝道:“你也不提醒我。”

琼枝略感无奈,心道说了您得记得住算,但眼下有外人在,她也没有说出来,只温顺地应了声,道:“是奴才之过。”

她这样应下,娜仁反而莫名地感到心虚,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去打量她,见她镇定自若从容不变,又看不出什么,只能自己纳闷。

后来僻静处,娜仁问了皎皎,“是你和安隽云……安隽云是万万不会和你闹别扭的,真闹起来别扭,他也玩不过你。莫不是皎娴与那……叫什么来着?淑慧姑母的那二孙子,相处得有不快?怎么我和你荣娘娘都没听说过。”

“乌尔衮。”皎皎神情平静,却透着冷意,先是宽慰娜仁,“乌尔衮没什么,他和皎娴相处得不错,有淑慧姑祖母处处照顾着皎娴,公主府里的人也被皎娴降服,她如今在巴林部可以称得上是如鱼得水,再没有更自在的了。”

说到这,她眸光柔和些许,透出几分笑意,“记得去岁来信,她还和我抱怨说乌尔衮夏日里不许她吃冰,说是抱怨,其实满纸都是炫耀。”

“然后你怎么做的?”娜仁无端地有些好奇,想知道皎皎会不会幼稚地“抱怨”回去。

然而皎皎是从来不会让她失望的,只见皎皎淡定一笑,用很平淡的口吻道:“我叫隽云模仿我的字迹和口吻给皎娴回信。”

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安隽云从来不会叫腹中饥饿的犬类失望。

娜仁瞬间明了,皎皎没有沉溺于这瞬间的欢喜中,收敛起温和的笑意,神情复杂地道:“皎娴算是幸运的,有许多抚蒙的宗女,其实在草原上的日子并不好过。远离亲友、家乡、故土,或与夫婿离心,或与婆母不和,宗室贵女的傲气,并不会帮助到她们什么,反而会使她们碰壁。宗女毕竟不是公主。许多抚蒙过去的公主都不是万事顺心,何况她们。”

娜仁一时默然,好一会才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不过如今秋狝频繁,皇上时常巡视蒙古,宗女们也算有所倚仗。”

“她们要立起来,才能站住脚。”皎皎缓缓抚平膝上衣摆的褶皱,神情郑重,平静却肃穆,她嘴唇似乎轻轻嗫嚅了几下,娜仁没听到她说什么,疑惑地问,她却只对娜仁一笑。

温柔而和缓,神情却坚毅到不容人忽视。

娜仁下意识地觉着她这会心里的想法只怕不了得,定了定神,道:“我回头先召见几家宗室命妇……”

“额娘不必操心了。”皎皎按住她的手,眉目带着笑,又似是宽慰,沉着地说出了最残酷的真相,“她们未必不知道,只是知道了又有何用?能给女儿的撑腰的早就撑了,余下的多是没有那个底气的,便是您召见了,询问或是提点,也是无用的。”

娜仁拧拧眉,“那要怎么办?待秋狝时,我来替她们撑腰?”

“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好。”皎皎一字一句地道,又放柔缓神情,冲娜仁一笑,“您且放心吧,女儿与皎娴已经商定好了。”

话说自太子妃入门之后,娜仁便清闲下来,皎皎在京中留了能有月余,时常入宫,也曾在永寿宫中小住过,有女儿陪着,三五好友闲话打牌,过得端是神仙日子。

不过皎皎并不会长留,动身的日子已经定下了,康熙习惯了女儿山高水远地去浪,虽仍旧不舍,却没多做挣扎。

只私下与娜仁感慨过,“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咱们却留不住皎皎。”

“你这话说的……便当皎皎抚蒙了吧,你看皎娴远嫁、皎定眼看也要走了,不也都是许久不能见一面,没什么区别。”娜仁非常淡定地道:“咱们家的姑娘父母尚在便远游的多了,也不差皎皎一个。”

康熙一时微怔,然后久久未语。过了半日,他长叹一声,感慨,“朕又何尝不希望这些儿女都留在身边,承欢膝下,时常相见。……皎定的嫁妆快要预备齐了,钦天监择的吉日也将近了。朕打算叫胤禔去送亲,他也成熟老练,能办些差事了。”

“这话你该和贤妃说。”娜仁语气轻松散漫,随意地倚着引枕,望着窗外大片大片的火烧云,不知究竟看向何方。

她又一边出着神,一边口吻平缓地慢慢道:“茶树的叶子可以掐下来一茬,夏茶味道不会大好,做点心还过得去,反正我是侍候不来这玩意,进了我的手就别想活得风雅了;院里的石榴花败了,茉莉的花期也到了,养在廊下,清风穿堂,花香便伴着风吹进殿里,再名贵的香料都不及这个……”

说着说着,她声音愈来愈轻,不知不觉便住了口,只盯着天边的火烧云,兀自出了许久的神。

康熙便捧着茶碗听她说话,不时应和。待她静下来,也未开口,呷了口香茗,思绪也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傍晚的清风拂面,似乎连夏风都贪恋这一份宁静,而变得分外地温柔。

是秋日一场娜仁办的赏菊宴上,又有许久未曾出现过的钮祜禄贵妃显露了踪迹。

她瞧着微微瘦了些,不过精神头还不错,面带浅笑,端庄平和。

小宴摆在御花园里,没有广邀后宫,不过娜仁素日相熟的几个,并太子妃、大福晋、三福晋与四福晋,虽如此说,来的人也着实不少,就在御花园的亭子里,摆了十几张葵花式高几,每人一几一椅分坐。

吃起来的方式颇为新鲜,娜仁与茉莉琢磨了一套吃食,有软糯香甜的云片糕、酥脆可口的荷花酥、捏得荸荠大小玲珑可爱的寿桃包、带着浓郁奶香又有清甜滋味的新熬茯苓霜……林林总总十几样,主菜是各个膏黄肉满能有半斤多重的肥螃蟹,一色用官窑新进菊花纹白瓷碟子奉上。

随食点奉上的有花果香浓郁却也后劲醉人的酒、飘着金黄桂花瓣的酸梅汤、茉莉蜜露点的茶汤,几边小炉子上滚着姜米茶,另备了热热的合欢花浸的烧酒,是要配着螃蟹吃下去的。

这些吃食在宫中倒也不算新鲜,新鲜在并不将所有吃食通通一气奉上,一道一道,由开胃的金糕与酸梅汤,到垫胃的小点心与花果酒,再奉上蒸好的螃蟹并将驱寒暖胃的茶酒斟满,最后奉上的是茯苓霜与茉莉蜜露,循循渐进一道道地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