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2页)

***

“慈幼局纺织厂前排队买低价棉布的人,排了好长好长的队伍,都到胡同口了。纺织厂像娘娘说的那样,凭户籍分辨,一人只许买那么多。可就是这样,还没到午时,棉布就被抢完了。”

坤宁宫里,蔡衡眉飞色舞的向张羡龄禀报慈幼局纺织厂的情况。

虽然还是不少反对之声,但支持的声音也渐渐响亮起来。总体而言,形式一片大好。

“人都说诸葛孔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臣今日方知是什么意思?娘娘真可谓是女中诸葛。”

张羡龄原本在喝甜牛乳,听了蔡衡这等不要脸的拍马屁之言,放下甜牛乳笑道:“快别说了,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蔡衡干笑了两声,换了一种风格:“那些换上暖和棉衣的百姓,都对织女机和鹊桥机赞不绝口了,就差给两台织机上香了。”

“可有些贫寒织户,怕也恨不得砸了织女机与鹊桥机。”

说到这里,张羡龄脸上的笑容黯淡了些。

新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给一些旧式行业带来冲击,张羡龄并没有神通广大到能解决世间所有难题。

有人赞,有人怨,都是织女机与鹊桥机应得的。

等蔡衡他们喜滋滋的走了,张羡龄悄声吩咐文瑞康:“那些钱你都收好了?”

“是。”文瑞康拿出一本奏本,“各家所献之金都在上头。”

张羡龄看了,道:“作二八之分,其二是你于办事之人应当得的,大部分则存起来,以后用作给贫寒织户换织女机与鹊桥机的补贴。”

“娘娘莫小看臣,臣心甘情愿做这事,并不是金银。”文瑞康正色道,“臣会将所有好好存起来。”

“你不慕名利是好的,可也不能让手底下的人寒了心。”张羡龄道,“该给的还是得给。”

“臣明白了。”

将这些琐事料理完,张羡龄歇了半日。午后,尚功局送来新制的棉衣,都是用织女机与鹊桥机所织之布做的。

张羡龄挑了一件棉袍,试了试,棉布穿着很舒适,款式花纹也大气,明日兴王成婚大典上正好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