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敬这一城的百姓(捉虫完毕)(第2/3页)

但是,这些人留在城里,也没有什么活路。一个老者的腿就被打伤了,孙子被人打死了。

他没有活着的欲望了。他道:“我孙儿本是可以活下来的,禹国的游医替他看过,说是只要等他采药回来,就可以暂时治好了,等他回禹国的时候,便也能带着我家孙儿去禹国。”

“禹国的平价药铺,听闻一点儿银子,就可以买药——可惜这帮畜生!孩子还那么小,就将他挑起来杀了。”

“我那可怜的孙儿,不过是不小心撞到了他们身上罢了!他们在当兵之前,不也跟我们一般是贫苦百姓么?”

一朝拿了刀,便从人变成了鬼。

其他几个人,也跟他是一样的心。他们的家人,或多或少的葬送在这群流民军的刀下。

一个妇人道:“听闻朝州,已经开始跟禹国其他的城池一般,开始筹备小学了。”

那里的孩子,已经有希望读书了。可是他们双城呢?

他们住在破庙里,天天对着这一庙宇的神明祈求,祈求神明保佑,但是神明听不见。

神明不保佑,那就自己去做吧。

这一庙宇的人,大概有两百人左右,这两个月的日子,身边的人不断的死去,将他们已经折磨的不成了样子。

活着,已经没有希望了,那就一起死吧。

……

“将军——有一群老弱病残打过来了!”小兵大喊。

孙城主听见这话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笑话——老弱病残,这是什么词,他们怎么可能打过来——

但是,当看见那一群不要命的人拿着锄头和镰刀等,不要命的冲上来时,他们的心里只闪过几个字:荒谬。

怎么能这么荒谬呢。

他也毫不迟疑,分了一部分人去拦住他们,但是,他们发现,事情控制不住了。

起先,只是两百个人。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又跑出来两百个人。

慢慢的,这城里的嘶喊声响起:不要杀我父亲——我跟你们拼了!

——给我儿子赔命!

——赔命!

双城内部乱了。

没有哪一仗,是像双城这般的。没有哪一个城的庶民,是像双城百姓这般的。

当城门打开,禹城士兵发现城门口堆积了无数的百姓尸体时,已经回不过来了。

是他们——攻打鲁国啊。

是他们——要占领城池啊。

沈柳心情复杂。

亲自将一个断了腿的死不瞑目老者眼睛闭上,将沾血的刀刃放在地上,脱下了自己的头盔,深深的行了一个大礼。

敬这一城的百姓。

其他的士兵们看着城门处其他不断向后退去的百姓,看见他们麻木的目光,害怕的目光,以及带着希望的目光,也学着将军的模样,将刀放在地上,脱下了自己的头盔。

行礼——

这一场仗,他们几乎没死人,都是城里的百姓换来的。

哀兵,必胜。

……

“他们到底是做了什么,才让双城的人,将希望寄托在禹国的士兵上?”

这一仗下来,双城算是出名了。

楚国的楚皇拿着新来的战报感慨,“这还是第一次,自己的百姓为了让别人打进去,而拼死开了自己的城门吧?”

谋士楚云齐点头,“是啊,臣读过那么战役,也没见过这样的。”

不过,这细细循着蛛丝马迹,也能发现原因。

“自三年前起,禹国的皇太女殿下开始……嗯,用他们的新词说,就是改革。自从她开始改革以来,禹国的边境,就对鲁国是打开的。”

“鲁国边境的人,要是在鲁国活不下去了,就可以去禹国那边做事谋生,禹国的……福利?”

“没错,就是福利特别好。臣就说一个吧——他们有个养殖场,进里面做事,无论你是哪里人,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能进去,他们就会给你签订一只叫做合同的东西。有了那种合同,过了试用期,要是他们不要人了,要辞退,便要给三倍的工钱。”

“而且,每顿都是有肉的,陛下想来要问了,怎么能有那么肉呢?他们的养猪厂,陛下想来也听说了吧?”

禹国,实在是太好了。

这种好,刚开始是边境十三城的人因为挨的近,所以看的见,后来,边境十三城给了禹国后,双城的人也是能看的见的。

明明隔的不远,为什么十三城被禹国占了去,就能吃香的,老人病了有药吃,孩子大了有书读,而他们的孩子呢?他们的老人呢?

在他们被流民军占领的那两个月,他们唯一的亮光,可能就是旁边的朝州。如今,禹国的士兵们打过来了,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楚云齐叹息:“也是流民军不做人,只剩下老弱病残了,还这般的残害。”

行军打仗的纪律,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便是他们肯信任禹国兵的第二个原因。

禹国的兵,打仗是有纪律的,这个纪律,天下闻名。

“他们主张不拿庶民的一针一线,拿了东西,是要给银子的。”,楚云齐欣赏道:“不扰民,只安民。”

这种军队,有谁不喜欢呢?人家那么多人,你有东西拿去卖,他们给钱,你要是没吃的,他们可能还会给你一点。

这就是禹国兵。

再者,禹国的医者。

“陛下,臣之前也小看医者了。”,他道:“禹国的医者,主张天下行医,不以这人是哪国人,或者是什么地位的人来治病,若是你是富商,便多给一点,若你是穷苦人家,便少给一点银子,他们四海为家,只为研究更深的医学。”

“这样的医者,开始成群结队的出现在各国的乡间,镇里,便具有一定的信任感,老百姓们都愿意相信他们,他们口中讲述的那个禹国,那个……神仙之境。”

在他们的描述中,禹国,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可以夜不闭户,可以吃饱,可以穿暖,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去看一出戏曲,可以在不满的时候,给官员写信。

林林种种,禹国的医者向各国输出了一种叫做禹国是仙境的思想,他们便在无望的时候,想到了禹国。

人,皆有向往美好之心。

楚天齐就对楚皇道:“陛下——臣,想去一趟禹国。”

……

“楚国禁禹医?”折青看着刚呈上来的折子,百思不得其解,“这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

禹皇道:“定然是听说了双城一事。”

折青啧了一声,“那就算了,既然楚国不让行医,那就不行医吧,回禹国深入乡镇,不也挺好嘛。”

这些外出行医的人,其实都是自愿的。有人想出去看更多的病人,有人就愿意呆在禹国的某个乡下过一辈子。

这种人生选择,折青从来不干预他们,喜欢呆在楚国不回来都行。但是如今,楚国都不要你了,那就回来吧,禹国依旧是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