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最终筛选结束了,李贤因没有马上回家,而是上楼去了自己的社长办公室,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来过这里了,看着竟有些许的陌生。

李贤因坐下后,朝跟在后面的康郑渊一伸手,对方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迅速递上一本小册子,那是李贤因时常用来记录自己偶发“灵感”的本子。

康郑渊只看到自家老板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了好一阵子,然后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才抬头问他,“听说OPUS的社长和showbox的社长曾经是同窗?”

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出乎意料,康郑渊甚至花了好几秒的时间才回想起showbox的社长是谁。

“抱歉,社长,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李贤因倒也不在意,顺手合上小本子,“showbox最近在筹备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变.态杀人犯罪电影,剧本里应该有一个小女孩儿的角色,你去打听一下人选定下来没有,如果还没有,看看能不能通过交涉直接拿下这个角色,实在拿不下来,就一定要弄到面试机会。”

康郑渊一一应下,尽管他这会儿连自己是在为哪个幸运的小女孩儿要角色都不清楚。

交代完,李贤因又有些不安,他从未有何时像现在这般渴望改变别人的命运。

“如果这个角色的人选已经定了,你也试着再争取一下,小演员的合同嘛,违约金也不太多……”

在这部犯罪电影中,女性角色的戏份少得可怜,身为名义上的女主,都免不了半途被凶手杀掉的命运,而且那场杀戮戏码的拍摄重点也都在河正宇饰演的凶手身上。

何况李贤因帮崔真理看中的角色只是女主的女儿而已,戏份可想而知,只是存活的时间比较长而已。

然而角色再怎么小,对崔真理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这可能就是顺利迈向另一条人生道路的契机。

“我们刚和OPUS开始了合作,OPUS的社长和showbox的社长是同学,据说关系还不错,我们如果不是在角色的竞争中完全处于下风,一点成功机会都没有,倒也可以试着让他帮我们说说话,大不了给点好处或者欠个人情。”

康郑渊依旧很乖巧地答应着,心里却有些没底。

showbox也是一家影视投资与制作公司,但他们有着不弱的发行能力,资本雄厚,隶属于好丽友集团旗下,成立仅五年不到,就制作过包括《太极旗飘扬》与《汉江怪物》这样的票房榜冠军佳作,绝不是OPUS可比的。

这样一家影视制作公司,不说是业内大佬,却也绝对是中流砥柱,对自家制作的影片有着几乎百分百的话语权,外人想强行要角色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

如果社长想要的角色真的已经定下,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已经签署了演员合同,恐怕是很难让剧组方面回心转意。

不管强逼还是好劝,都很难。

李贤因尽管有些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心里却不像康郑渊那样忐忑,showbox是大公司不假,普通经纪公司往他们的剧组中塞演员不容易也不假,但《追击者》的项目这会儿才刚立项,剧本的细节补没补全都说不好呢,那些戏份不多的配角应当不会这么快确定下来。

只要角色还没定给某个具体的人去演,事情其实并不那么难办,总归崔真理也是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他又不是推荐什么歪瓜裂枣去剧组,慌什么!

这么想着,李贤因立即变得理直气壮起来,仿佛连腰都挺直了许多,又重新打开小本子,飞快地在上面写下有关《旅行者》的信息,让康郑渊去找寻一番这部影片的线索。

相比起《追击者》,《旅行者》的开拍时间更晚,这会儿项目组成立与否都不知道,而且因为导演不算知名,具体的投资公司他如今也已记不清了,能想起的信息很有限,只能多花些时间打探消息,以免错过了面试报名。

李贤因明显很重视这件事,但他也没多提,离开办公室准备回家之后就没再嘱咐康郑渊尽量办好这件事,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了网上。

不得不说,有些人是真的闲啊,居然特意在网上开了个事件进度帖,实时更新相关进展,而且还跑去检察厅门口蹲点,以至于检察官在下午几点传唤了哪个嫌疑人、具体交谈了多长时间、几位嫌疑人在门外有没有碰面等信息全都在第一时间铺在了所有网友面前。

最搞笑的是,一群专业的新闻记者居然争不过这些跑到一线来看热闹的网友,好的拍照与观察位置都让人家给占去了,以至于诸多新闻社的后续新闻图都拍得相当业余。

毕竟检察厅门口不是什么人来人往的大广场,位置本来就不宽敞。

正因为有这么多冲在一线直播“盛况”的网友,李贤因随便逛了几个帖子,便掌握了检察厅的审案进度。

就如他们上午发布的公告所说,在传召了郑家父子之后,检察厅很快对城建局长和支行副行长做了调查问询,包括这两人的秘书、副手,及身边关系亲密的下属,都接受了单独问话。

李贤因可以肯定,检察官一定能从这些人嘴里问出一些东西来。

银行那边的罪证他早就收集好了,也安排了人把这些罪证在此次单独问话中抖落出来,而郑义宣贿.赂这位局长的方法,也早在昨天的曝光新闻中有详细描述。

有不少人这会儿还在感叹郑义宣手法隐蔽呢,居然还能用抽奖的方式送房子,长见识了!

证据已然在手,如果这真是一个“正义必胜”的世界,此时的检察官们可能已经义愤填膺地让警察去把郑义宣抓来了。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检察厅已经把该问询的人都问完了,却还是没有任何动静,一副今天的工作结束了,即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模样。

倒是和他猜想的差不多,背后的两方人马不分出个胜负,在台前的检察官们也是不敢轻易做出裁决的,哪怕他们手里确实有证据。

不过这群人想来也知道,这场贿.赂案关注度极高,不是他们想拖着等结果便能一直拖下去的,在这期间他们必须做点什么,好让自己显得很忙碌似的。

如此一来,民众们才会觉得他们在为案件劳累奔波,只是因为案件太复杂了,这才迟迟无法结案,而不是认为他们怕了那郑家父子,再三犹豫都不敢定其罪,从而成天死盯着他们,一个劲儿地催他们结案。

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们该怎么让自己显得忙碌一些呢?

很简单,继续审问其他证人不就好了!

他们一直在询问犯人,也能为更好的定罪打辅助,谁都说不出半分不是来,还显得他们特别的尽职尽责,半点疏漏都不放过。

唯一遗憾的是,案件的证人终究是有限的,一些不太复杂的案子,其实只需要针对最主要的那几个当事人就足够了,他们想靠审讯证人来拖时间,就只能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也拉过去陪他们一起胡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