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3/3页)

穿过一条小街道,抬头就看到了街口对面的钟楼,看路标,这条小街叫望钟街,拐过这条小街,往南骑,跟望钟街平行的是玉溪街、顺城街,有很多小吃卖。

像顺城街居住的大多是回族,所以有省城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寺旁有家国营回族煮品店,一毛五分钱和四两粮票,就能买到一大海碗酥牛肉饵丝,或酥牛肉面条,另外,卖的还有羊肉馄饨和放了腌菜、葱花的牛杂碎汤。

顺城街中段有家回族糕点厂,白糖饼四分钱一个,大回饼6分,蛋青饼5角可以买六个,听旁边的大娘说,中秋节,还有清真牛干巴月饼和干巴菌月饼卖。

路过金碧路,有冰汽水和西米冻,走到市中心,抬头就是百货大楼。

一路走一路买,中午回去,一堆小点心、小零嘴就够吃了,哪还用去什么西餐厅。

下午四点,宋逾的同学袁承康过来接,李蔓蹦跳着跑出了歌舞团的大门。

袁承康诧异地扬了扬眉,看照片,还当是个淑女呢,原来小宋喜欢的是这般活泼的小女孩啊!

“李同志。”袁承康伸手为她拉开了后面的车门。

“袁同志你好,麻烦你了。”

“我跟小宋是同学,又年长他几岁,李同志若是不介意,就叫我一声大哥吧?”

宋逾寄来的合照里,论年龄,是数他最大,李蔓从善如流道:“大哥。”

袁承康脸上的客气立马散了,知道她虽然来过几次省城,却匀没有多做停留,车子开动后,便给她讲起了这座古城的历史和街名的由来。

火车晚点了,直到六点多,宋逾所乘的那列才到站。

李蔓焦急地等在出站口,伸长了脖子朝里张望。

袁承康怕出来的人挤到她,一直小心地将她护在一旁,一路聊下来,他当真是喜欢这个弟妹,天真活泼、待人热情之外,有些观点很能让人眼前一亮。

还有,也不知为何,李蔓脸上偶尔一晃而过的神情和说话时的一些小动作,总给他一种熟稔感,像极了记忆里的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