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稿件(第2/3页)

轻竹顺着读下去,眼眶红了,忍不住吸了吸鼻子:”二小姐怎么看?“

言昳支起一条腿,丝绸窄袖单衣中露出的三寸皓腕搭在膝头,她没有再多看一眼短笺,只望着屋中珐琅彩外胆的炭炉,细银丝罩子下,有明灭的点点红星。

“他有一点说的没错,我从不认为报刊本身有正义性。有时候展露出的正义感,不过也是工具和手段而已。”她声音凉凉,如外头缓缓掉落的碎雪。

轻竹的心也一点点冷下去。

言昳半阖上眼睛:“但我相信,这些报刊背后的某些撰笔者,有人心中却有要给天下斗出点天朗气清的魄力。”

轻竹也稳了稳被这短笺给煽动起的情绪,看向她:“您的意思是?”

言昳:“既然写,就要直击弱点。他们知道的消息还太少了。你去亲自跑一趟,让他们留出排版的空间,我现在找人去写一篇稿子。“

轻竹:”找卢先生写吗?哪怕连夜印刷,也来不及了吧!“

言昳拽着衣服披在身上,笑道:“不,找醉山居士。”

李月缇知道言昳最近一直没睡好,她也听说了外头的风云突变,以为是言昳忙活着在海浪中维持着她生意的那条小船。

当言昳又将手头那张短笺递给她时,她愣了愣,看完后手都哆嗦起来,道:”这是……“

言昳还披着件外衣,她穿着洋人的绸缎拖鞋,靠着桌子道:”公主如何卖船、倭人如何欺骗大明,这些事你知道的最清楚。现在,言实将军失踪,宁波水师更换残次品炮台的事你也知道了。我还可以告诉你更多细节。你愿意写篇文章,把这些事儿都都讲进去吗?“

李月缇悚然道:”你要发文章到报刊上?!“

言昳:”头版,大概六家报刊,还有数家黄纸小报。“

李月缇:“……你知道熹庆公主就在金陵吧,你知道这事儿涉及她根本,她必然会想办法压制消息,几家报社都可能会被——”

言昳:“嗯,我知道,我心里有数。你能不能写这文章?”

李月缇坐在书桌后头,仰头望着言昳,指尖发颤。这篇文章,无异于多年前海瑞执笔逼问嘉靖,只是时代变了,她诘问熹庆公主,诘问朝廷的这篇文章,必然会被天下人诵读。

言昳侧过脸看她:“你想过做女官不是吗?今日一朝,有笔有料,便能让你高坐御史台,看你愿不愿意?还说写写闲情逸致花草鱼虫的诗,做个懒起梳妆香腮雪的才女美人,便够了?“

李月缇想说:我可能写不好。

我可能做不到你想要的石破天惊的效果。

可几年过去了。

曾经忐忑不安的看所有人脸色,问别人该如何去做的那个她,也已经一个人处理过很多宅院内外的事,写过书报上许许多多真知灼见的文章。

李月缇也意识到,自己认为写文章、读书就是她的追求,但这个追求在言昳做的一些事面前,未免渺小了些。虽说她不认同这场婚姻,但是婚后自己也默认自己无法再实现做女官的追求了。

她陷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三年了……

李月缇盯着熟宣上经纬的纹路。

再扫一眼短笺上那些可怕的事实,那些让她不忍读的憋屈与残忍。

她已经从言昳身上学会——如何面对挑战与选择。

那就是去狂,去拼。

李月缇看她:”最晚什么时候送稿?“

言昳从袖中拿出一块西洋怀表:”给你两个钟头多一刻。最晚。“

李月缇拿起笔:”……好。“李冬萱连忙来替她磨墨。

言昳临走之前,手指划过桌面,殷红指甲点了点桌角,道:“之后再写一篇和离书。以白旭宪的口吻写。”

李月缇一惊:“什么?”

言昳扯了下嘴角:”最近我要安排些事,你可能要先离府一步,最近不要往东院去。搬出去住在哪里,你自己决定,大奶奶如今也是富婆了,在哪儿住都能买得起。“

李月缇虽然知道等时机成熟,她必然要与白旭线和离,却没想过是在这种时候:“是出了什么事吗?!”

而且李月缇听说,平日跟二小姐寸步不离的那位远护卫,似乎都出府几日未归,是她有意在支开一些身边人,要做什么吗?

言昳露出难得的一点笑,轻声道:“出事也都是别人倒霉的事。”

*

公主府中。

宽阔的堂下,数根楠木高柱包着厚重的清漆,支撑起一整片精妙复杂的抹角宝梁木衡,正中一方天井,依稀飘下几点雪花,却迅速融化在堂内温热的空气中。

高堂之内,却有着不间断的瀑布声。正是有水从天井上架设的渠管中流下,瀑若丝缎,银河落白,砸在天井下太湖石堆砌的景致上。而后交汇于黑色石砖地面,在方形浅池中漾出白色水花。堂内伫立着十几位侍女,只如木画俑般垂首立着。主堂坐北有一处暖间罩笼,里头似有交谈,却都如平常那般,掩在水浆滚流的瀑布声下。

只是忽然,在明黄色的帐篷般的暖罩里,突兀的显出一声尖锐的怒骂。

那是公主的声音。

梁栩坐在长绒地毯上,看着满地的报纸,红的黄的灰的,没有几个纸张像样的。早些年,这样草纸般的玩意,是万不会拿在熹庆公主手中的。

他仰头道:”姐姐。查吧。这新东岸已经不是头一回写这种文章了,前些日子都在报豪厄尔的事时,他们却刊登的是对韶星津学论的问答,说他们没问题,我是不会信的!“

公主细窄的腕子一扬,又一张折报在空中斜飞几下,软软落在地毯之上。

几行字露在外头:

“大明的痼疾与脓疮——熹庆公主!”

“此罪难道不至死吗?若是洪武年间,她与衡王有十个八个头也不够砍的!”

熹庆公主盯着那张报纸,缓缓道:“是要去查,要他们闭上嘴,别再多说一句。但当下一旦有人爆出来,就会有苍蝇般的记者、墨客与学子去宁波水师查这件事,就不可能再瞒得住了。“

她吐出一口气,向后依靠过去:”世道变得太快,现在连几个不知名的报刊,都敢说家国大事。”

梁栩拿起身边一张报纸,看了几行就闭上眼睛,面露灰暗之色:“我们知道倭地同时在向英人买船,也就是前天的事情,咱们也猜测会不会是豪厄尔。但这篇稿子,甚至已经指明了豪厄尔利用阿莉丝商船的油布,如何同时进港,如何混到仙台、神户与横滨三地港口……”

公主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篇稿件可怕之处不是在于有人敢发,而是天底下怎么会有人知道这么多事。

到底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高高在上方,仅凭一些证据确凿的蛛丝马迹,推测出了连他们这些局中人都未必知道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