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2/2页)

“朕就是好奇,你是如何在一天之内就筹措出七十万石粮食的?”勉强够二十万人坚持一个月。

瑾瑶不好意思道:

“其实这是儿媳各地庄子上的粮食汇总。”

“自打前两年看到受灾后各地颗粒无收,儿媳就想着,一旦田里没了收成,再多的银两也不能饱腹,便在各处的田庄上都用了高产肥料,产出粮食除了食用,其他都收藏起来,以备急用。”

眼下不就用上了,且一下就清空了库存。

见康熙好奇她是如何运输,又能这么快就准备好,便将她的做法说给他听。

其实也很简单,瑾瑶各处庄子的粮食每年都会集中在一处存放,每省一个固定粮仓。

用时只动用这个粮仓就好,人手也方便抽调,也省下一点点汇聚的时间。

像这次她用的急,便飞书给各地的粮仓及车马行,由他们去装车,派人护送,几地同时出发,最终所有车辆汇集到一起运到前线。

分开运送,即省时间,目标又小了很多,安全上就更有保证。

比皇上想像的要简单许多。

康熙松了口气:

“幸好你额娘有远见在全国开了车马行,不然也没这么容易运送。”

“皇阿玛说的是!车马行的车夫护卫多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胆子大不说,且有一定的战场经验,倒比一些侍卫更便宜。”

康熙点点头:

“朕听说你那里不太太平,太后常说起你,不如你带上孩子们去太后那里,陪陪太后?”

到太后那里自然是安全的,只是瑾瑶不想带孩子住进人家的地方,很不方便,尤其孩子还小不懂事,且小的那个身子又不太健壮,谢过皇上的好意,她还是待在庄子上吧。

康熙没有强求,瑾瑶庄子上的火力他是亲见过的。

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安全的。

退出干清宫,瑾瑶又去拜见太后和贵妃、德妃,也去惠妃及宜妃那坐坐,出宫的时候带着皇上的赏赐物品,及弘智“宝贝勒”、宁楚格“福惠郡主”的金册。

赏无可赏,只能惠及儿女,看着荣耀,其实很鸡肋。

亲王侧福晋的儿子将来最少也能得个贝勒的称号,郡主也是同样如此,只是早些封了,早享受些,面上好看,也还罢了。

左右她做这些事也不是为了皇上的赏赐,是为了二哥和二十万人的性命着想。

如今二哥占了沙俄的城池她倒没那么担心他们会饿死了,不过还是要时刻关注着前方的动向,左右她南方的田庄刚收下一批粮食,眼下应该是在晒晾着,如果不够仍可以送去救急。

于是等四爷风尘仆仆地从蒙古回来,不但见到妻儿毫发无损,两个儿女还得了封赏,顿时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