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第2/3页)

“师祖殷殷叮嘱,清源万不敢轻忽。”

元始天尊轻轻颔首,含笑道:

“你不心生怨怼就好,不可说之事,说了,反而招惹心魔。也罢,不提你那情劫之事了,既不能出手相助,说了也是徒增烦恼。清源,我唤你来的第二件事,和奖励有关。”

杨戬面露不解,静等师祖吩咐。

元始天尊喝了一口灵茶,闭目片刻,方才缓声道:

“昔年,我同你师父师伯师叔们小聚之时,曾许诺过,他们教导的徒弟中,哪个修为进步最快,我便要赐下法宝仙丹以示鼓励嘉奖。

“你先前的修为在同辈中也算是出类拔萃了,可到底差些火候。倒是最近这七八年间,你的道心越发圆融稳固,修为法力也节节攀升,若是再顺利度过情劫,百年之内必有突破。由此,我也该兑现昔年的承诺了。”

说着话,元始天尊抬手覆掌在半空中轻轻一佛,就见三团仙气缭绕的祥瑞光晕一字排开,飘飘浮浮地呈现在杨戬面前。

“看看吧,选一样最喜欢的带回去。”

杨戬心中一动,总觉得这奖励之事来得有些过于巧合。不过,既然师祖赏赐珍宝,他也没有推辞的必要。

于是,杨戬轻触最左面的光团,发现里面是一枚天极乾坤太乙金丹,以他的修为,服用之后大有益处。并且,这枚金丹在救命疗伤方面也颇有奇效,并不弱于东华帝君的“九转太乙还丹”。

想到裴湘的寿命问题,杨戬对这枚金丹多看重了几分。

他微微沉吟片刻,又去探查中间的光团,发现里面是一套十分适合他的仙家战甲。二郎真君一时分辨不出锻造这套战甲的材料和炼制手法,但却可以感受到自家兵器三尖两刃刀的欢鸣亲近。显然,这套战甲和他的随身兵器十分相合。

“这是……”杨戬眼睛一亮,十分喜爱眼前的仙级战甲。

“你大约已经感应到了,炼制这套战甲的材料以及手法同三尖两刃刀同出一源。你若选择了这套战甲,以后再挥动三尖两刃刀御敌,必然实力大增如虎添翼。”

“多谢师祖劳心挑选适合弟子的法宝。”杨戬感激道。

元始天尊淡笑问道:“那你准备选择这件法宝了?”

杨戬微微摇头,又抬眸看向第三团光晕:“师祖,我想探查一下这里面的宝物。”

说着话,杨戬伸手触碰最后一团光晕,片刻后,他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第三团光晕中的珍宝有些奇特,既不是增长修为、固本培元的仙丹神药,也不是增加战力、提升实力的攻防兵器,而是一枚淡金色的船型法宝。

“此乃青莲紫竹浮舟,炼制的过程中加入了一点先天灵物,又意外得了南海紫竹林中的一点本源之精,所以作用颇为奇特罕见。”

“请师祖解惑。”

“这浮舟呵,虽然既不能防御也不能攻击,速度还不算快,但三界上下,五行内外,它哪里都可渡得。不论是三千溺水、幽冥鬼河、大荒雷狱还是毒瘴魔地,只要乘坐这浮舟,就可平安穿行,恍若在平静湖面自如穿梭。”

听完元始天尊的介绍,杨戬几乎没有什么犹豫,直接放弃了前面的仙丹和战甲,抬手就把青莲紫竹浮舟收入怀中。

见此,元始天尊罕见地露出了惊讶之色:

“清源,三者中,我原以为你肯定不会选择这浮舟的。前面的仙丹和战甲都对你有莫大益处,本是我特意为你挑选的,而这浮舟不过是凑数而已。”

杨戬没有对元始天尊隐瞒自己心中所想,他恭声答道:

“回禀师祖,弟子确实对仙丹和战甲十分心动,尤其是那仙丹还有救命延寿奇效,正好应了弟子如今担忧之事。

“但在离开凡间之前,殷道友和弟子一起分析过那个死劫预兆,我们无法确定那死劫会如何应验,也许是意外凶险,也许是体内恶疾。况且,殷道友的命数还和三界中的大事相连,届时即便有延寿仙丹,也不一定能起作用。所以,弟子对选择仙丹与否心存犹豫。

至于战甲……殷道友通晓异术,也曾和弟子多番讨论过法宝炼制之法的改良。弟子相信,以殷道友的聪慧能力,早晚能制作出适合弟子的披挂甲胄的,因而,弟子不愿意就此浪费师祖赏赐的机会。

“而这枚浮舟则是真正的奇珍异宝,无论是先天灵物还是南海紫竹林内的本源之精,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若是此次错过了,弟子很难有机会再获得类似的法宝。”

“单从珍稀程度而言,确实如此,”元始天尊挥袖收起悬浮在半空中的灵丹和战甲,淡声道,“只是,这浮舟只做载人渡人之用,用途似乎有些单一了,且对你目前担忧之事毫无助益,你不怕因为这几分贪心而害了那个凡间女子吗?”

提起裴湘,杨戬眉目温软,他缓声道:

“师祖,依照清源浅见,这青莲紫竹浮舟对目前的困局也许是有作用的。我们至今不清楚那死劫到底为何,说不得会把殷道友逼迫到一些凶险奇特之地,到时候若是想顺利离开,这浮舟就是关键之物。

“再有,弟子此时确实万分忧虑殷道友的安危,可也不会抛下一切只考虑自己的私情。

“在灌江口,有数千兄弟跟着弟子一起出生入死,我们时常需要进入一些秘境诡地斩妖除魔,期间不仅要应付凶恶的敌人,还要抵御奇特环境带来的未知危险和莫名困扰。若是有了这浮舟,弟子的部下兵将就会有更多活下来的机会。

“师祖,对于经常带兵打仗的弟子来说,这青莲紫竹浮舟的作用,其实要比一枚仙丹或者一件盔甲重要得多。”

这番解释换来了元始天尊的赞赏与微笑,他连连点头道:

“很好,清源,我很高兴你始终记得自己的责任。秉持初心,清明守正,你做得不错。”

杨戬一怔,猛然想到这八个字所代表的一线生机,不禁心跳骤然加速。他霍然抬头望向端坐主位的元始天尊,微微睁大了一双清凌凤目。迟疑片刻后,他到底忍住了心底的冲动,没有继续探究追问。

元始天尊微微阖目,挥手让杨戬离开,不再多说什么。

凡间,流沙河畔。

被绑得结结实实的前卷帘大将狼狈不已,他被裴湘母子以一教一学的方式审讯过后,再不敢有所隐瞒。

连翻惊惧之下,他先是交代了自己的来历出身,又说了这些年自己在流沙河一带的所作所为,而后指着身上的八个骷髅头骨颤声道:

“唯有这八个和尚,被我吃下去后,尸骨不沉,我觉得十分难得,就把他们的骷髅留了下来。其余物件,哪怕是一根鹅毛,遇到这三千弱水,都要沉到河底的,更别说什么船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