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3页)

“我有分寸,你在担心什么?”白锦斜睨了蔚竹道人一眼,“这些年我都做到了,自然会坚持下去。你看,我之前给她送药送饭,都忍住了没有用灵食灵药,只是选择了俗世里最好的种类。还有,她接受的那些考验,我也没有插手过,你能收她为徒,不也是因为她的天资和品格吗?难道还真是因为我的面子?”

“我收徒自然是千挑百选的,这无需置疑。”

说到这里,蔚竹道人顿了顿,忍不住露出一个牙痛的表情:

“你确实忍住了没有帮她,但是每当她受伤了,被骗被欺负了,你就来找我比划比划。不说其他的,就说那次云溪骗昭希喝酒,你第二天就去把云溪灌醉了,让他发了好大一通酒疯。呵,云溪到现在都心有余悸,一闻到酒味就头疼。”

白锦负手而立,就当没有听见老友蔚竹的讽刺抱怨,反而目光温柔地注视着不远处忙碌着的裴湘,这副隽永情深的样子,让一旁的蔚竹道人忍不住揉了揉腮帮子。

“喂,少君大人,你的卦象准吗?我这徒弟这次下山,就能恢复记忆了?”

“不太准,但是……总算有一丝希望了。”

白锦语气淡淡,眉目平和,却让蔚竹面色复杂。

他了解小徒弟昭希的真实身体状况,若是不能恢复记忆,即便她修道有成,也不过是凡人寿数。而白锦却在这样的情形下放任自己动心动情,并越陷越深,肯定是做好了面对爱人早逝的心理准备的。

他想到七尾白狐漫长的生命,心中一阵怅然。

裴湘不知道那些背后的等待和抉择,她仔细检查了一遍行李后,想到在冥想中看到的种种危险画面,便一刻也不敢耽搁,骑着蔚竹师父送给她的纸鹤就出发了。

皇都,端王府。

明钊接过侍卫呈上来的密折,翻开后仔细阅读了一遍,随后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一旁的两名幕僚面面相觑,心里好奇密折上的内容,但却不敢出声打断端王的思路。

差不多一刻钟之后,端王才回过神来。他把密折交给幕僚,自己则走到书桌前,开始一笔一划地默写道经,努力让自己恢复平常心。

那两名幕僚飞快地看完密折上的内容后,面露惊色,他们对视了一眼后,同时保持了沉默。

明钊写满了一张纸后,把毛笔往桌上一扔。

“二位先生看完密折了?”

“在下已经读过。”/“在下看完了。”

“你们和本王说说,老大和老二要造反了,本王应该如何?”

“面对此等企图杀父弑君的狂徒,王爷自然要勤王护驾,力挽狂澜。”

“本王能得到这样的消息,焉知皇上那里不曾获悉此类奏报?勤王护驾和力挽狂澜很不错,可是,那就需要提前调动人马,埋伏私兵。假如……这次的忤逆密谋已经被皇上提前察觉,或者,干脆就是引蛇出洞之计,那么,本王这边但凡有所动作,同样会被扣上一个居心叵测的帽子。”

“可圣上狩猎之时,不比在宫中守卫森严,调度有序。王爷若是不提前安排,到时候刀剑无眼,很容易被诚王和誉王的人趁虚而入。王爷,属下有一提议……”

两名幕僚中比较年轻的一位性格直率,浅浅试探了几句端王的倾向后,他心思一定,就开始述说自己的看法。

另一位年长些的要更加稳重,他一边旁听同僚的计划,一边观察端王的表情变化,琢磨着如何提出更加符合端王心意的建议。当然,他也不是无能阿谀之辈,若是没有真材实料,也不会成为端王书房内的常客。

端王肃着脸听两位幕僚分析形势利弊,眉目冷凝,比五六年前更加沉稳冷静,也更加内敛莫测。

两位幕僚说完自己的建议,端王并没有马上给出评价和答复,而是让身边的內侍请两位幕僚先去府中的内院休息,并要求他们近一段时间不要离开端王府。

两位幕僚自然理解端王的谨慎,甚至主动提出将家眷也接进府中。当然,他们的理由是若是都中生乱,王府里面要更安全一些,恳求端王给个恩典。

端王自然体恤下属,答应了两位幕僚的要求。

等书房内只剩下一人的时候,端王又重新拿起密折,结合着两位幕僚的提议,仔细揣摩自己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

等到夜色深沉,跟在端王身边的內侍趁着端茶的功夫,小声回禀了几句后院那边的动静,大体上就是王妃、侧妃,还有几位有些脸面恩宠的妾侍派人来打探,问问王爷晚上在何处安歇。

端王捏了捏鼻梁,瞥了一眼西洋座钟,发现时辰确实不早了。

他吩咐內侍把他今日写写画画的东西全部烧掉,自己则起身活动活动手脚,准备去王妃那里歇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