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睁眼到天亮,第二天,他去找他爸,又问了一遍:“那两个工厂真的是沈鱼的吗?”

邵厂长仔细想了想,认真道:“玩具厂可能跟沈桥有关,但方便面厂一定是沈鱼的。”

他作为本地大厂领导,这点儿消息渠道还是有的。

“怎么?还是不服气?”邵厂长问。

邵凌云摇头,一夜之间好像长大了许多:“爸,您放心,我不会耽误高考的。”

他没有说以后怎么样,有多大出息,或者超过沈鱼之类的话,说出来不过徒惹人笑话罢了。

邵厂长欣慰不已:“还行,知耻而后勇,不丢人。”

邵凌云哭笑不得,还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吧。

邵厂长安慰他:“你妈这个年纪了,脾气性格已经定型,我能掰过来一点儿是一点儿,掰不过来咱也没法子,你自己脑子放清楚一点儿就行了。”

毕竟是多年夫妻,当初结婚的时候就知道她傲她有小姐脾气,既然那会儿能接受,没道理现在又因为这个责怪她。

说着说着,想到肖家一家子,邵厂长笑道:“往好处想,比沈鱼那妈强多了。”

邵凌云表情一阵扭曲,梁凤霞那能算个妈吗?不过说实话,这么一对比,确实心里舒服多了。

“对了,肖家儿子不是跟云家闺女订婚了吗?两人现在怎么样了?”邵厂长问。

怎么说呢,他不是那种特别八卦的人,但是羡慕沈家有个好儿子,再看看肖家错失了什么,心情就会舒畅许多。

“就那样吧。”邵凌云皱眉道。

他不喜欢这两人,自然不会太关注他们的情况,想了想:“成绩挺一般的。”

高三下学期开始,每次大考老师都会根据往年高考情况,划一个大致的分数线。

比如多少分可以上专科,多少分能上本科,多少分是重本,这个分数线并不直接公布,但只要有人去问,老师就会给你说你在哪个档次,离上一档差多少分。

他和沈鱼当然是重本那一档的,邵凌云记性好,回忆一下,某次看见的情况好像两人在专科那一档,离本科线还差二十来分。

“您问这个做什么?”邵凌云好奇道。

邵厂长笑了笑:“听人说了些肖家的事。”

虽然沈鱼觉得,他已经跟肖家人划清了界限,以后再没有交集了。

但当初闹得那么大,肖家又不能搬家,要是沈鱼没什么名气还好,时间久了大家就忘了。

偏偏沈鱼可以说是厂区家属院这一片鼎鼎有名的人物,现在不知道多少家长教育小孩,开头就是你看看人家沈鱼。

与之相对的,沈鱼有多出名,肖家就有多遭人鄙视唾弃,一次次被人以反面角色提起,想想都觉得尴尬难受。

还要叹一句,这就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把沈鱼这么个财神爷给欺负走了,否则不知道现在日子多好过呢。

即便如此,肖家也没有就此消停下来。

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肖家人被沈家打了一顿,不觉得是自己问题,全怪在梁凤霞身上。

梁凤霞可不是干吃亏的人,跟肖老太干了不知道多少仗,两人经常打得鼻青脸肿。

前不久,肖家那个女儿肖佳欣,因为盗窃私卖工厂财物被停职了。

这姑娘当初为了这个工作跟家里撕破了脸,以为成了工人以后就尽享福了,想要什么有什么,钱拿着自己花,日子不知道多好过。

然而没过多久,她就不满足了,一个月才三十多块钱,虽然工作稍微轻松一点儿,但没意思得很,工资也低。

别说每个月都做新衣服,如果想顿顿吃肉,偶尔下馆子,工资根本不够花。

一天两天还能忍着,后来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借着看仓库的便利,偷了仓库里的料子拿出去卖。

这还得了,偷窃公家财务可是大错,被逮到之后,哪怕现在国营的厂子不能随便开人,也不能轻饶了她。

赔偿是肯定要给的,偷了多少得填回来,那样说不定还能从轻发落。

可肖佳欣手里从来留不住钱,卖多少都给用光了,填补不了漏洞,就被停职了。

停职之后,职工宿舍也住不了了,没地方去,只能回肖家。

肖家人根本不想再接纳她回来,冷嘲热讽,什么难听话都说尽了。

肖佳欣一个小姑娘,愣是厚着脸皮赖着不走,肖老太和梁凤霞把她架着往外拖都没用。

没法,就这么僵持住了,可当初离开的时候闹得太僵,她走之后,连房间都没了,已经拆了做遮挡的帘子,现在是肖家辉一个人的房间,肖家打算给他做婚房,等到了岁数跟云白雅结婚,现成的婚房。

这样一来,自然不可能再分一半给肖佳欣。

肖佳欣能赖在肖家不走,却不能赖在肖家辉床上不走,再厚脸皮也是个姑娘家。

没地方睡觉,不能睡地上,兜兜转转,最后肖佳欣住进了沈鱼搬走前睡的那个空中木板床。

本来肖家就不太平,再回来一个吃白饭的肖佳欣,更热闹了。

以前肖家人从不觉得自己亏待沈鱼有什么不对,现在吵架的时候,却时长听见她们后悔的话:“早知道当初就对沈鱼好点儿。”

“都是你这个当妈的,连自个儿娃都不护着,黑了良心!”

“明明是你这个老虔婆,逮着我儿子一个劲儿欺负,我一个不当家的媳妇儿,我能咋办,都是你们坏了我们母子情分!”

然后又打起来。

但是再怎么打闹,也不敢闹到沈鱼面前去,沈家那一顿打,实在太疼了。

沈鱼是不知道,肖家人日子过成了这样,即便知道,也不会在意了。

高考越来越近,他现在一心备考,其他事情都不管了。

张敬生等人知道他的情况,识趣地不拿厂里的事来打扰他,都盼着他们的小厂长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沈桥现在饭菜已经做得很像样了,接手了一日三餐,每天早上起大早给沈鱼变着花样准备早餐,油条包子蒸饺刀削面换着花样来,一点儿不怕麻烦。

中午沈鱼不回家在学校吃,他就做好了饭菜装在饭盒里送过去。

现在高三年级很有些家长这么做,沈桥混在送饭大军里,除了一张脸过于出彩,毫不突兀。

晚上回来吃,没的说,沈桥不知道跟谁打听的考生食谱,一个劲儿给他补脑,各种营养汤,差点儿没把沈鱼喝出鼻血来。

他一心学习,偶尔放松,就听沈桥讲讲他最近在干什么。

沈桥最近在研究移动通讯,那会儿在车上,沈鱼说想要小一点儿的移动电话,沈桥作为一个以满足男朋友愿望为己任的优秀恋人,毫不犹豫转移了研究方向。

吃一堑长一智,飞车的失败让沈桥明白,好高骛远是要不得的,在现有科技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升级是最简单最可能成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