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页)

“那当然。”陈美丽骄傲地抬着小下巴:“沈鱼是我见过最俊的男孩子……之一!”

文安妮噗嗤一声笑出来:“之一?”

“你知道什么。”陈美丽嘟囔道:“还有一个是……是他哥哥。”

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沈桥长得也很英俊,跟沈鱼不同类型的俊,都是顶顶好看的男生。

“哦……”文安妮拖长音调,撑着下巴,一脸好奇:“真想看看,到底是多靓的仔,能把我们美丽迷得谁都不要。”

“你别胡说,沈鱼有喜欢的人了,他和他……他对象感情特别好。”

“有对象了?那你还惦记个什么劲儿?”文安妮惊讶道。

陈美丽气得瞪她:“哎呀你说什么呢,我都跟你说过好几遍了,我们是朋友,最好的朋友!”

文安妮耸了耸肩,确实不太能理解,一个长得特别俊的男孩子,和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女孩子,没有亲缘关系,感情很好,还不是恋爱关系。

这算什么?反正她搞不懂。

但陈美丽这么说,她也没有硬是说不可能,心里对那个让陈美丽念念不忘的男生更加好奇:“有照片吗?给我看看呗。”

陈美丽犹豫了一下,文安妮惊喜道:“还真有?给我看看吧,好美丽,我就看一眼,看看传说中的美少年到底长什么样,我太好奇了!”

陈美丽忍俊不禁,她决定下次要把文安妮的话写进信里,问问“美少年”自己是个什么想法。

“这样,明天你去我家,我偷偷给你看,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文安妮心动不已。

“以后别老是把我和盛宇往一起凑,我真的对他没感觉,跟他不可能的。”陈美丽小声说。

文安妮斜她一眼:“你真不喜欢盛宇?他行情很好的,之前还有别的学校女生来跟他送情书,可受欢迎了。”

陈美丽特别坚定地点头:“真不喜欢。”

听文安妮说完,更不喜欢了,她自己就见到过女孩子给盛宇送情书,还不止一次。

盛宇每次都把情书收下来,然后说一些很温柔地拒绝那些女生,都是说自己不好,夸女孩子漂亮、可爱、文静、气质好等等,每个给他送情书的女孩子他都能把人家夸一通。

大家都觉得他性格太好了,连拒绝人都这么温和,所以喜欢他的女孩子更多了,之前被拒绝过的也不肯死心,甚至更喜欢他了。

“好吧。”文安妮遗憾叹气:“我还说,学校配得上你的男生,就盛宇一个,结果你不喜欢,你喜欢什么样的啊?”

陈美丽摇头,迷茫道:“我也不知道,可能遇见了就知道了吧,盛宇这样的是真不可能。”

“盛宇真的挺温柔的,对女孩子多好啊。”文安妮不甘心地说。

“安妮,你想想,假如你和盛宇谈恋爱,成了他女朋友,看到他对其他所有女孩子,依旧那么温柔,你感觉怎么样?”

文安妮一愣,试着想了想,头皮炸了,那不是出轨吗?

也不算出轨,但确实够恶心人的,想想都难以接受。

“你放心,以后我肯定不撮合你们了。”文安妮彻底死心,她是觉得盛宇人不错才怂恿同桌,又不是想推她下火坑。

“我相信你。”

“唉,我是不是不该把你过生日的事说出来?”文安妮想到自己干得傻事,后悔不已。

“没关系,他上次过生日请了我,正好这次请回来。”

她家两个月前搬了新家,是一栋小洋楼,家里有足够的空间办生日宴请同学来玩。

到时候她爷奶爸爸还有保姆都在家,只不过不会出来打扰她们。

“行吧,记得给我看照片。”

“知道啦……”

第二天周末,今天是陈美丽十八岁生日,陈泽海有意好好给女儿办个生日宴。

早上是一家人一起吃饭,奶奶亲手给孙女煮了一碗长寿面,陈美丽特别给面子的吃得一干二净,连汤都喝光了。

跟同学约的是中午,一起吃了饭,下午可以玩一会儿。

晚上陈泽海在酒店订了宴会厅,邀请了一些商场上的朋友,外人比较多,陈美丽到时候露个面就行了。

同学们如果愿意,可以一起去玩玩,有专门的娱乐室。

这些都提前跟陈美丽商量过,陈美丽邀请同学的时候,也跟她们说明了,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下午就可以回家。

这大半年来,陈泽海管理的服装厂极速扩张,从一开始五十台缝纫机的小厂,到现在工人过千,成为明珠市服装生产行业的龙头之一。

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有多方面原因。

不缺钱是最基本的,唯二两个股东都不是耽于享乐的性格,赚回来的利润都能用来投资,资金非常充沛。

有沈桥的路子在,不管买什么机器都特别方便,钱到位,机器最快的速度运来。

最新款的车床,说买就买。

他们还有一套成熟的培养工人的流程,不会因为本地劳动力不足难招人限制工厂发展。

男工陈泽海联系大裁军被裁掉的退伍军人,女工他们都直接从农村招人,穷乡僻壤的地方,有的是愿意出来做工养家的。

甚至还专门开了个培训班,前一批工人刚刚到岗,后一批新招来的立刻就送去培训了。

因为垫付路费分期用工资抵扣,都签了半年以上的合同,如果违约要赔钱,别的厂想来挖人都不行,代价太大了。

过了六个月,这些成熟工人被挖走了,那也不要紧,培训班还在源源不断地培训新工人出来。

陈泽海都跟沈鱼商量着,是不是专门开个培训班,招人培训各种工厂实用技能,然后推荐给别的厂,可以挣培训费。

沈鱼:“……”这不就是技术学校吗?

当然,规模扩大了,产量也提高了,卖不出才是最大的问题。

但陈泽海一开始路子走对了,工厂销售部的员工,之前跑了不知道多少二三线城市,再小的订单,哪怕几件衣服都卖,硬生生把路子跑熟悉了。

但凡去一个城市,必打广告,本地报纸、留言板之类的,都要留足小广告。

开拓二三线城市市场是陈泽海提出来的,但打广告这个主意却是沈鱼提的,为此多付出了许多路费、广告费。

结果很明显,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后来陈泽海疯狂扩张工厂,就是因为接到的订单太多了,厂里的电话差点儿都被打爆了。

为了抢占市场,小额订单也接,十件以上就免运费。

甚至有看到广告的普通市民,亲戚朋友约了一起订十件,拿回去一分,新潮好看,价格也不太贵。

别的人看见了,眼红问哪买的,本市怎么买不到,去百货商店问,去私人服装店问,问的多了,这些经销商自己就会打电话过来下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