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魔法在哪里?(第2/3页)

江谦跟David和Robin仔细介绍产品的性能,能够起到的作用,未来被应用的范围。

听得两个老外和李尧热血沸腾,李尧:“我迫不及待想要卖了。”

“这个还得等等。明年年中应该可以进行产品发布。”江谦说,“毕竟是全新的东西。”

“所以我们的产品已经进行了产品更新,新的产品都是预留了智能改造接口。而且我们正在跟行业协会探讨标准起草。”穆茵茵跟David这么说。

穿戴防护装备后一起进入车间,有了平盛的订单打底,加上外销订单源源不断进来,六个车间已经满负荷运转,穆茵茵提议的高等级洁净室也已经落成,并且已经拿到制药和食品企业的订单,毕竟这种订单CE宁城工厂可不敢抢,他们没有这样的洁净室。

沈薇又带着他们去老孟的加工厂逛了一圈,老孟如今鸟枪换炮,窗明几净,三个车间的设备跟星诺一样全部是崭新的德国机床。

David不敢相信:“这个要多少投资?CE的美国工厂也是有很多老设备的。”

“去年一次性投入了一亿多美金,把该换的全换了。”

“这是财大气粗啊!”李尧不禁感叹。

“所以,我们最大限度保证,你们的设计我们可以实现。”沈薇跟David他们说。

David看向沈薇:“Vivian,我一直跟Yao说,设计中心放在美国,离开生产基地,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太合理,恐怕不是长久的办法。”

“我知道,不过从现实角度出发,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沈薇跟David说。

“Robin,你的想法呢?”

沈薇有些疑惑,他们是怎么想的?

“要不先一起去吃午饭?”穆茵茵问,“张姐预订了滨江的法餐,边吃边聊。”

清江两岸高楼鳞次栉比,在六十八层的云端吃着地道的法国菜,David开始聊起了他几次中国行,包括十三年前,他支持CE宁城工厂建起来之后,需要项目转移,他在宁城工厂待了将近十个月。

Robin也是来过很多次中国,他们都算是非常熟悉中国的了。

“Robin,你的想法。我太太之前就非常想来中国,你要是也愿意来。我认为,以Yao在美国的公司对我们进行雇佣,然后外派来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David说出这样一个让沈薇惊喜的提议。

李尧吃着牛排,对沈薇说:“我们考虑了,为了共同利益,他们可以外派到中国,我们新公司的设计中心和星诺的设计中心放一起。资源共享,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分不开。你说呢?”

“这样最好了。我之前是考虑到他们离乡背井,未必愿意。”

李尧:“就是以前CE没有被MT收购,国际化的大集团,要想把新设计推出都很难,官僚得不行。David满肚子想法,一直没有地方实现,他认为会带进棺材里,现在能够有地方实现,而且可以拿到利益,他何乐而不为呢?具体细节大家一起谈。”

“嗯,既然David愿意过来,我提议我们交叉持股,星诺的股份可以象征性的让一两个点给你们,保证是说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真正地实行,能有利益共享。”

听见这个方案李尧很兴奋,

李尧带着两人在星诺待了两天,从生产线到各个部门仔细地了解之后,他们去李尧的老家湖南,顺带逛逛张家界。

沈薇接到何老师的电话,有些意外,还以为喵喵有什么事,何老师笑:“喵喵能有什么事?是这样,我的一个同事被邀请进了南臣化工装置风险调查组,现在专家组有很大的分歧,你是提出这个风险的人,能跟我同事聊聊你的观点吗?”

“何老师,真的很巧呢!这个产品的工程师刚好在国内,我联系他,看看他愿不愿意来聊聊?”

“是吗?”

“就是CE原来全球产品经理。”

“太好了,你联系好告诉我。”

沈薇联系了David,David本来就对MT心里有着诸多不满,这次支持他的论点的机会,他欣然答应。

沈薇安排了David和那位机械专家见面,比起调查组的专家,David纯粹吃这个饭的,产品闭着眼睛他都能画出来,有了David的论点。沈薇可以肯定这个装置必然会重新选用产品。

送走李尧他们,沈薇无比轻松,David和Robin愿意过来真的是一个太好太好的消息。

“沈总,宁城望春开发公司的张总让您回他一个电话。”张姐进来给沈薇签字,哪怕沈德明还担任顾问,公司上上下下都不知何时起开始改口叫沈薇为沈总,沈德明还是老沈总。

这是一种认同,公司上下都认为小老板已经正式,完全接过老板的棒,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板。

沈薇打电话给开发公司的张总。随着城市化的脚步,星诺工厂虽然在郊区,但是周边已经建起了居民楼,很难再扩展,而老孟这种机加工的更是占地面积大,产出低,发展机会太少。

沈薇的想法,把重工这块搬出去,这里作为星诺的总部和未来智能设备的加工基地,宁城这样产业集聚的城市成了比较好的选择,而且距离上也比较合适,一个小时高铁可达。

跟张总约了时间,沈薇拉了老孟一起去宁城,望春开发区靠近高铁宁城北站,是一个比较新的开发区,工业用地的地价只有江城的一半都不到,离这里三十公里就是港口,沈薇很心仪这个地块。

再心仪也要比较比较,尤其是宁城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工业园区,有一家上市公司,因为经营,闲置了十五万平米的厂房,价格目前看起来也合适。不过人家的厂房总归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建起来的好。

当地的政府部门人员已经等在那里,沈薇和老孟下车,厂房非常气派,听他们介绍,这家公司原本雄心勃勃,只是后来资金链出现问题,这些厂房这些年,基本上就半闲置,最近这家公司财务问题越发严重,所以想要出售这些厂房,这么大的厂房一家人家吃不下,如果分割开来,也很难弄,除非里面做成一个小的产业园,分割得鸡零狗碎,管理起来会很困难。

沈薇越往里走,越是喜欢,所以还是要比一比,不能冒然做决定。

这家公司也是做重型机械的,造厂房的时候,还在风口上,整个设计和要求非常高,开出地皮价格和刚才看的那里差不多,这里配套可成熟多了。

“因为资金要得比较急,所以在厂房价格上,如果能够在三个月内到位,我们可以再折让一个点。”

“一个月资金到位呢?”沈薇问,毕竟她和其他企业资金还是需要拿银行贷款不同,她现金手里一大堆。

“啊?”那位老兄明显没想到是这种回答,这个得财大气粗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