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忍辱负重(第2/2页)

主帅的性格往往能够影响一支军队的灵魂。

顾青的性格多疑且慎重,绝不会做任何冒险的事,更不愿在战场上以子换子,他指挥战争的风格跟经商颇为吻合,那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

所以入关以来,安西军连战三场,其中两次都是以有心算无心的伏击战,以牺牲数千的代价,换得叛军数万的性命。

对顾青来说,这才是稳赚的买卖。

叛军攻破潼关,又占领了长安,安西军曾经占领的洛阳城基本已失去了战略意义,顾青果断决定放弃洛阳,将大军集结后转战于南方,驻扎邓州等待下一个战机。

为将者,身先士卒浴血厮杀,给他一个任务,他能够不惜生死代价完成它。

为帅者的目光更多的则是放眼全局,从来不在乎一城一隅之得失,洛阳城说放弃就放弃,继续坚守下去,迎来的必将是叛军的猛攻,而就算安西军占住洛阳城,也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因为叛军已不在乎这条南北粮道了。

一个没有战略意义的城池,顾青绝不会浪费兵力去坚守的。

远离邓州城三十多里的一片空旷平原上,四周被将士们层层警戒起来。

五千神射营将士平端燧发枪,隔着两百步正练习打靶以及三段式射击阵列。

一阵整齐的枪响后,上空升腾起一阵白色的烟雾,远处的军士将靶纸扛到顾青面前,顾青粗略地扫过靶纸,眉头皱了起来。

“就这准头,上了战场就一个死字!常忠,你是怎么练的兵?”顾青不满地道。

常忠急忙躬身请罪,随即委屈地道:“公爷,这些日子不是行军就是出战,燧发枪又是新式兵器,公爷交代过不可轻易示之于人,末将实在找不到空闲时候操练他们呀。”

顾青知他说的是实情,倒也没过多苛责,只是叹道:“这五千人是我最后的底牌,如今这张底牌还是不够分量,邓州驻扎这些日,常忠你负责每日操练他们,不求他们百发百中,十发至少有一半要打在靶纸上,这是最低的要求。”

常忠凛然道:“是,末将一定狠狠操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