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我要去生孩子了(第2/3页)

江山和熊添才还有袁刚一样,每个月至少有二十天在外面出差。特别是江山,他为了追赵小婷,现在工作完成之后,基本上都要往边城那边跑。

平时整个院子里,基本只剩下许疏桐和耿小磊,再加上平时周末也经常加班的祁正。

因此,他们商议,厨房就用一楼的。在此之前,江山雇了一个打扫做饭的阿姨,每天阿姨要干的事情就是把三层楼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再有就是做饭。

东西收拾好,邓姐他们也没有再过多停留,因为许老师现在是孕妇,祁副旅长不希望外人打扰他媳妇休息。

离开之前,方红还出去一趟,回来的时候,把一楼的冰箱全都塞满,让做饭的阿姨给许老师好好做饭。

阿姨有些拘束地去问正在和耿小磊聊天的许疏桐,“许老师,您晚饭想吃点什么?家里冰箱有好多东西。”阿姨一口气说了很多。

许疏桐有些诧异地看着阿姨:“听你的口音,和江山他们是同乡吧?”

阿姨有些忐忑,低着头说:“是,我以前和江山是一个村的……”

许疏桐知道阿姨忐忑什么,她说:“江山让你来做事,说明你和那个村里的大多数人不一样,你只要做好事情就行!”

然后许疏桐点了三个菜一个汤,让阿姨去做。

阿姨下楼后,耿小磊问:“你就这么相信阿姨的手艺?”

虽然来柳城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跟着陈校长做事的耿小磊,其实也很忙,每周能去家属院许疏桐家里蹭一次饭就不错了。

但是为数不多的相处过程中,耿小磊能感觉得到,许疏桐是一个对生活对食物都有很高追求的人。她怎么会放心让阿姨准备晚饭?

许疏桐说:“你难道没发现?江山每次吃我做的新菜色,都会打包一小份回来吗?他应该是打包回来给阿姨吃,让阿姨照着做。”

有些人,拥有天生的好舌头和好手艺,吃过一次的菜,基本能揣摩出,放的什么料,应该怎么做。

这位阿姨应该就是这类人。

接着耿小磊告诉许疏桐,阿姨确实是江山老家的人,她生的孩子体弱多病,被夫家嫌弃,把孩子和她都赶走。

当年,江山退伍返乡,被族里的人集体排斥,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时,路上遇到同样是被夫家赶走的桂姐。桂姐把她抢出来了一个饼子塞江山手里,让他吃饱了离开,以后闯出一片天地,别被这些人欺负。

江家庄好些人因为欠翡翠酒店的钱坐牢的事情,传遍当地,桂姐听到这个消息,隐约觉得和江山有关系。而她也实在是太难了,就硬着头皮找过来。

和许疏桐预料中的一样,桂姐的厨艺果然很不错。

许疏桐真诚地给出意见:“桂姐,你的厨艺很不错,去外面开饭馆都错错有余。在这里当打扫做饭的阿姨,有点屈才了。”

桂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许老师!但是我现在这样挺好的,江山给我的工资不少,我也能多照应孩子。等孩子的身体好一些,我再考虑开饭馆的事情。”

后来相处下来,许疏桐发现家里没有了桂嫂,还真不行,因为家里两个孕妇。

吃晚饭的时候,许疏桐边吃边毫不吝啬地夸桂嫂的厨艺不错。

桂嫂喜笑颜开地接受夸奖,刚准备说点什么,一口鱼汤喝下去的耿小磊,突然捂住嘴巴跑向卫生间,接着一阵剧烈的呕吐声传来。

许疏桐又喝了一口汤,疑惑地说:“难道我们俩的口味不一样?明明很好喝呀。”

桂嫂在农村见多识广,她说:“我估计,耿老师和你一样,有了。”

江山和熊添才诧异不已:这也太快了吧!婚礼还没办呢!袁刚的奶奶还没来呢。

耿小磊的反应不是一般的大,一直吐到酸水出来。

等她在回餐桌,桂姐已经把鱼汤挪到距离耿小磊最远的地方。

桂姐有些疼惜地看着耿小磊说:“耿老师,接下来你要受苦了。看你这反应,应该属于很大的类型。好的话,三个月之后能缓过来。有的人,可能会一直吐到生。”

许疏桐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我好像就没事儿呀!”

桂嫂说:“所以说,许老师你很幸运。”

耿小磊坚决不承认自己是怀孕了,她今天白天还骑过许疏桐的摩托车,之所以吐成这样,可能是肠胃不好呢。

她不说还好,一说,许疏桐特别后怕,“以后不许骑了!明天一早,先去医院检查一下。”

晚上睡觉的时候,祁正例行胎教时,重点表扬了一下他闺女:“宝宝,你真棒!一点也没有闹腾你妈妈,乖在起跑线上!”

许疏桐翻白眼:这是什么词!

第二天,许疏桐去孕检,顺便拉着不肯去医院的耿小磊一起去检查。

结果证明,耿小磊确实怀孕了。

拿到检查的单子,耿小磊咬牙切齿:“妈的!袁刚这个混蛋!怎么一次就给我整怀上了!”

许疏桐摸着耿小磊的肚子说:“乖宝宝,你刚才什么都没听到哦!”

然后教育耿小磊:“注意胎教!以后不许说脏话。”

耿小磊还是气不过:“他袁刚爽了!我却要遭十个月的罪!凭什么?男人就贡献十几分钟,女人却要吐十个月!”

*

转眼到了炎炎夏日,许疏桐正想偷偷吃冰箱里刚刚拿出来的西瓜,就被桂嫂抓了现行。

“许老师,祁首长说了,每天只允许你吃一块。吃完就不许再吃了!你要听话呀。要是拉肚子,遭罪的可是你。”

紧接着袁刚的奶奶也跟着说:“就是,肚子里有宝宝,可不能胡乱吃东西。”

自从耿小磊怀孕后,之前不肯过来的袁刚奶奶,终于同意来柳城,帮忙照顾孙媳妇。

三层小楼的院子,热闹了许多。

转眼也到了中高考的日子。

家属院的嫂子们送孩子进考场后,就忍不住来找许老师,缓解焦虑。

大家伙坐在客厅里,吹着风扇,聊着天。

嫂子们都说,自从许疏桐搬出家属院,总感觉院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许多。说来也奇怪,以前许疏桐住在那里的时候,平时也很少在家属院里活动,可是她搬走后,却还是给大家一种冷清的感觉。

袁奶奶端上来刚洗好的葡萄,“还能为什么?因为以前你们有事情请教许老师的时候,更方便一些呗。”

众人纷纷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哎!都怪那些嘴碎的老太婆,如果不是她们膈应人,许老师也不会那么快搬走。

许疏桐对于那些闲言碎语,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人这辈子,本来糟心的事情就很多,这点小事儿还要纠结,哪有时间快乐。

最主要是,许疏桐心里很清楚,始作俑者是谁。嘴碎的人,不过是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