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许老师的新事业(第3/3页)

毕小媛住在机关大院的宿舍,周围的人普遍条件都还不错,也都已经开始追求时尚。舒华牌服装,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变成名牌,有的时候外面的服装都未必能买得到。

这些衣服到了毕小媛手里,很快就卖出去,一下子就把她欠袁刚的钱全部还上。

袁刚有没有给毕小媛特别优惠?

优惠是有的,并没有特别大。

自从和许疏桐沟通过,袁刚也有点担心毕小媛会误会自己的举动是因为喜欢她。他可不敢耽误好姑娘。

所以后面的接触,袁刚公事公办,该多少就多少。给出最大的优惠,他保证自己能赚一点小钱,大部分给毕小媛赚。

万万没想到,尝到甜头的毕小媛,给许疏桐打电话,和她请教问题。

“许老师,你说我如果跟袁总再要一些衣服来卖,他会同意吗?”

根据毕小媛所说,袁刚第一批给她弄过去的衣服,只用了一个周末,就全部卖完了。

同事们穿出门,周围又有亲朋好友,都问衣服在哪买的,最后又都找到毕小媛。

毕小媛一合计,卖掉五十套衣服,得到的提成,和她工资几乎差不多。如果袁刚愿意给她供货,她很快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自从被那家人缠上后,毕小媛就想过,把她这些年在对方家里吃的喝的,折算成现金,全部还给他们。

现在有机会赚到钱,毕小媛不想错过。

许疏桐当然也很乐意看到毕小媛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她说:“行呀!没问题!我马上跟袁刚沟通一下,让他准备再给你寄一些衣服。”

挂断电话,许疏桐突然想起,或许毕小媛不仅仅可以卖衣服,还可以卖时髦的围巾。

京城比柳城冷,而且四季分明。

十一月就开始冷下来,要围围巾。

许疏桐想了一下围巾的样式,画了一些图纸,再骑着摩托车去服装厂。

同时许疏桐也想到了时尚的手套。

东北冷得更快,许疏桐决定先把第一批出来的手套和围巾销售到东北地区,看看销量如何。

一个星期后,产品出来,北方区总代袁刚亲自跑了一趟。

又过了两天,袁刚从东北打电话回来,喜滋滋地说:“都卖完了!年轻的女孩特别喜欢!”

卖了围巾和手套,许疏桐又想到了羽绒服。

秋天来了,冬天不远了。

许疏桐马上就要在这个世界度过第一个冬天。柳城的冬天,如果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冬天大多数时候也是二十度左右。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在此之前,许疏桐从来没有想过做羽绒服。

如果没有记错,现在羽绒服还没有广泛生产,北方人穿的都是又厚又重的大棉袄,里边塞的是棉花。臃肿,没有美感。

羽绒服好处多,轻便又保暖,还可以做出更加时尚的款式。

许疏桐一刻不停,马上让邓翠华安排员工去收购鹅毛和鸭毛。

鹅毛鸭毛收集回来,还得经过高温消毒和其他工序的处理,才能够作为填充物,用在衣服里。

该怎么处理怎么消毒?许疏桐又去了一趟柳城大学,请教相关专业的教授。

半个月后,第一批羽绒服被生产出来,但是因为第一次处理鹅毛鸭毛,损耗率太大,所以第一批生产的羽绒服数量有限。

数量有限,许疏桐索性没有拿出来销售,而是送人。

许疏桐整理了一份名单,根据他们的尺寸,分别做了一套中长款羽绒服。

有幸得到礼物的人分别是——滨城祁正以前军校的校长。京城的田嫂、顾专家和顾教授、祁正的爷爷、老首长。海州,以前帮助过许疏桐的老师和教师。

除此之外,许疏桐还给师长和政委每人一套。柳城冬天很少有机会穿羽绒,但是他们俩经常会出差去北方,有可能会穿上。

另外就是江山和熊添才当然还有袁刚。

做生意的,东奔西跑,走南闯北,最合适不过了。

有一套羽绒服是许疏桐亲自做的,不用猜都知道,她是给一团长做的。

江山穿上轻便的羽绒服,眼睛瞬间亮了。紧接着鼻子一酸,有些感慨地说:“要是我们在高原上也能够穿上这么保暖的衣服,肯定方便许多。”

此话一出,许疏桐又有了新的主意。

有了之前的经验,第二批虽然一共生产了一千套羽绒服。

与此同时,各地的代理商纷纷得到消息,知道舒华服装厂生产了一批冬天的衣服,又保暖又轻便又时尚,赶着来求批发。

结果却被告知,没货。

邓总告诉经销商们,第二批货依然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那么一千套羽绒服去哪里了。

许疏桐和京城那位老首长通电话,表示有个服装厂要给高寒的边防部队捐赠一批羽绒服。

老首长感慨不已,最后问许疏桐:“你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助的吗?”

瞧瞧,多好的首长,有来有往。

许疏桐说:“首长,我是直接提条件,还是先客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