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天有二日,乱之始也(第2/3页)

黄宗德因平乱有功,又兼朝中有人,被授予山东总兵。

朝廷调派黄家军队,前往辽宁镇压叛乱武将。黄宗德麻溜就去了,而且打得还很卖力,养寇自重的东北武将很不高兴,联合叛乱将领反戈一击,黄家军大败而回。

平宁八年,贵州苗民起义,王猛的后人兴办团练。因平乱有功,且朝中有人,被提拔为贵州总兵。

是的,王家朝中有人!

驸马都尉王素,因改进炼钢技术设备,被朱载堻封为遵化侯,世袭罔替。

王澈的后代,目前有一人为工部左侍郎,还有一人为右佥都御史。

王骐的后代,目前有一人为吏部郎中,有一人为太常寺卿,还有一人为福建左参政。

都是些不孝子孙,不思祖宗功德,已经演变为国家蛀虫——忠臣良将,在这个世道根本没法上位,就算进了中枢也是坐冷板凳。

当初王渊在京畿费劲力气清田,而今王渊的子孙,却成为京畿的大地主!

平宁九年,四川出现三大团练势力,其中一个是黄峨娘家后代的女婿。四川的民乱虽然平息,三大团练却互相争斗,围绕产盐地富顺打得头破血流。

同年,陕西被农民军搞得十室九空,开始数万数万的涌进山西。

晋商这次没有卖国,而是成为大明的积极保护者。

山西毛纺商人,害怕工厂被义军霸占,纷纷招募乡勇搞团练,跟数量众多的农民军打得有来有回。但是,山西农民被陕西义军传染,纷纷响应起义,因为他们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平宁十年,漠北蒙古趁虚而入,骑兵数万进攻河套、集宁,被两镇边军打得抱头鼠窜。

但是,宁夏、河套、集宁三大边镇,由于长期拖欠粮饷,又兼粮食连年歉收,他们在赶跑蒙古人之后,居然开始大规模兵变。至于起因嘛,朝廷封赏不公,而且将士们看不到赏银。

大明三大边镇,竟然模仿蒙古人,一起联手跑到山西劫掠,他们再不抢粮就得饿死!

山西商人团练都快疯了,既要跟陕西农民军打仗,还得跟山西农民军打仗,现在又要应付三大边镇的正规军。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毛纺原料来自边镇,现在工厂都搞得没法开工了。

于是乎,诡异现象发生。

山西商人团练大规模解散,山西商人代替朝廷,给三镇官兵发放粮饷,然后让三镇官兵去打农民军。

各路农民军惨败,被迫流窜到河南,搞得河南农民也一起造反。

裹挟情况自然是有,但河南农民自发起义的也多,因为朝廷已经二十年不修堤坝,去年黄河刚刚泛滥过一次,河南老百姓的日子也艰难啊。

农民军把河南搞得一团糟,终究无法攻破开封,转而流窜向北直隶和山东,各自被勤王军队和山东团练击败。

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似乎又安定下来。

平宁十一年,山西毛纺商不再给边镇提供军饷,边镇武将也不愿自己掏钱买粮食。

河套兵变,总兵被杀,朝廷急调集宁、宁夏边军镇压。

宁夏边军,走半路就自行兵变了,选择与河套叛军合流。集宁总兵赶到河套,畏惧不前,竟被河套、集宁叛军拥立为主帅,要他带着大军进京武装讨薪。

集宁总兵佯装同意,走到山西时,诱杀叛军首领十余人。叛军哄然而散,也不敢再回边镇,在山西各处占山为王。

平宁十二年,交趾阮氏起兵自立,杀死交趾左右布政使,建国“大越”。复又进攻广西,广西士绅商贾,被迫组建团练,以应对交趾军队的入侵。

同年,江西爆发民乱,农民军席卷整个赣南地区,江西团练军队只能勉强抵抗。

平宁十五年,终于完成统一的日本,突然出兵朝鲜。

在朝鲜占有巨大利益的大明海商们,用武装商船组建海军团练,把日本舰队打得落花流水。登陆朝鲜的日本陆军,要么战死,要么被俘。

平宁十六年,皇帝驾崩,万幸又没做末代君主。

泰昌皇帝继位,取“国泰民昌”之意。

泰昌元年,西元1713年,大明已开国345年。

天下有识之士,皆呼吁改革弊政,要求提高商税,降低田赋,取消加派。然而,商税还在降低,因为满朝皆为商贾代言人。

沿海省份,工商业发达,大量失地农民涌进城市和工厂。即便出现民乱,也被商贾强大的私人军队打败,天灾太严重就往殷洲移民,反正不让百姓在沿海乱起来。

沿海各省,歌舞升平,一派盛世图景。

王元珍已在湖广团练十年,占领宜章、桂阳、蓝山、宁远、江华、永明、道州、郴州、永兴,都是湖广的一些偏远州县,向南直接跟广东、广西接壤,购买佛山军火也非常方便。

这些地方工商业不发达,王元珍没有向商贾下手,但却疯狂驱逐大地主,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军士和百姓。

附近士绅纷纷筹措资金,支持豪强办团练,以求阻止王元珍的扩张。

至于官府,充耳不闻,任凭地方团练互相攻击,反正王元珍也不杀官造反。

泰昌元年,王元珍攻克永州府,这是他打下的第一个府城。随即挥师攻克衡州府,中途以少胜多,击败三万团练大军,整个湖广南部再无敌手。

双方武器差异很小,但士气差别却很大。

王元珍麾下的军队,都是实打实分了土地的。而敌方团练军队,则领钱吃饭,根本不愿拼命。

派遣一支偏师攻占宝庆府,王元珍自领军队亲征长沙,继而下岳州、常德、辰州,并将驻地搬到岳州府,在新扩地盘进行大规模分地活动。

湖广总督终于坐不住,带着湖广北部的团练大军南下。

王元珍避战不出,坚守岳州城两月有余。

待敌军士气耗尽,突然夜袭杀出,湖广总督趁乱逃跑,湖北兵备道坠河而死,团练总兵被流弹击毙。

王元珍顺势进占荆州,财政瞬间宽裕,而且开始组建水军,名声终于传到了北京。

朝廷派来当代遵化侯,也就是王素的后代,攀亲拉关系对王元珍进行招抚。

王元珍竟然就此做了湖广总督,明目张胆的开府建牙。而且,他继续打击大地主,把土地分给贫苦百姓,许多遭殃的地主还有族人在朝中为官。

百官震怒,商量着征讨王元珍,但根本没有军队可用。

至于各省团练部队,都只愿“保境安民”,正在自家地盘扩张,哪愿意跨省帮朝廷打仗?

泰昌二年,王元珍占领湖广全境,举省进行分地政策。

士绅暴乱四起,但都不用王元珍出兵,得知消息的农民,就扛着锄头自发进行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