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现在最多能说上两分钟,梁凡就受不了了,嚷嚷着太累了太累了,想睡觉。

现在梁凡经历的一切,敖凌之前都经历过,对那种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的状态真的能够感同身受。

他那时候是傅星图每天陪着他跑,现在傅星图晚上要么上课,要么在游泳馆带队员,也没什么时间管他们,只能他们几个自己督促自己训练。

最开始那几天,梁凡也是天天跑完就吐,整个人就像脱水一样,迅速消瘦下去。然后开始增肌,降低体脂指数。

越是考验毅力的时候,齐逸就越是在一旁说风凉话:“坚持不了就放弃吧,毕竟你还没有断奶。”

梁凡额头上的汗水直往眼睛里面滴,眼前一片模糊,脚步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你他妈才没有断奶。”

齐逸在一旁掐着秒表:“时间已经到了,你还没有跑完,不合格。”

梁凡扯着嗓子冲他后:“不合格就再来。”

一个3000米跑下来,梁凡撑着自己的膝盖喘的不行。敖凌一直记得傅星图说过,剧烈运动之后不能马上停下来,否则心肺功能会受不了,于是拉着他梁凡师兄,慢慢的往前走。

齐逸又在一旁摇头叹息:“体能太差了,你还是赶紧退役吧,妈宝男。”

梁凡咬着后槽牙给了他个冷笑:“我体力差不差,你可以试试?”

这玩笑开得太流氓了,敖凌没听懂:“试试,怎么试?”

看着他一脸天真的神情,齐逸和梁凡同时扭过头笑了起来,前者低声骂了一句:“多好的孩子,都让你给带坏了。”

梁凡不服气:“这么乖巧懂事的小可爱,哪里带坏了?”

敖凌搭着他两位师兄的肩膀,头从两个人的脑袋中间伸过去:“我就是想,能和你们一起参加亚运会。”

梁凡挽了挽袖子:“一起一起,走,再跑一个3000米。”他又去拽齐逸,“你跟我一起跑,让小七来计时。”

晚上回到宿舍,沈飞已经从游泳馆回来了,正在书桌前面写作业。

三个人轮流去厕所洗澡,齐逸却从阳台上伸个脑袋进来问道:“这里有件衣服,晾了好久都没收,是谁的?”

敖凌和梁凡对望一眼,这才想起来,都两个多星期了,他给傅星图洗的那件衣服还晾在宿舍的阳台上。

这个季节C省雨水充足,空气中湿度又大,衣服一般要晾好几天才能干。

于是,敖凌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他赶紧把衣服取下来,随便叠了两下就跑出了寝室,一口气爬到七楼,傅星图的房门是开着的,另一位教练从里面走出来,敖凌规规矩矩的站好,打了个招呼。

那位教练走后,敖凌才把手里的衣服递给傅星图:“洗好了。”

傅星图把衣服接过去看也没看,随手就放在了床上:“我还以为你给我扔了呢。”

敖凌讪讪的笑:“怎么会?天气太潮湿了,总也干不透。”

傅星图看着他,笑而不语。

敖凌低下了头:“好吧……我忘了。”

傅星图用下巴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他拖过来:“坐下,聊一聊。”

敖凌从善如流的坐到了他的身旁,看到他桌子上摊开的笔记本,上面写着他们八个队员的名字,后面是一排密密麻麻的数字。

桌子靠里面的位置摆了一排大大小小的药瓶,数量好像比敖凌之前看到的少了一些,上面的名字似乎也不太一样了。

傅星图将笔记本翻了几页,找到敖凌的名字,只给他看50米和100米蝶泳还不错,但两个自由泳的成绩近段时间都没有明显提高。

敖凌自从进入省队以来,成绩突飞猛进,尤其是50米和100米自由泳,从最开始的达不到一级运动员水平,到后来达到一级、健将级、国际健将级……

现在,他的50米自由泳甚至能游进22秒,100米也能能游进50秒以内,放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当初在国家队的时候,宋卫华就曾经盛赞过敖凌的进步速度,从“U系列”比赛,到全国游泳锦标赛,他就好像换了一个人。

这其中不仅有傅星图在技术层面的精心培养,也有敖凌自己的的复出与刻苦。

体能方面的大幅度提升,让他整个身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每一次划臂,每一次打腿,力量感增加,走水的速度也就更加明显。

他本来只是短距离自由泳主项,但来到省队的第一堂训练课,傅星图就看出了他身上的无限潜能,认为仅仅是50米和100米自由泳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他的天赋。

国际上真正优秀的短距离运动员,通常都是蝶泳和自由泳兼备,比如他自己,成绩都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因此,傅星图在给敖凌加上50米蝶泳和100米蝶泳的同时,还给他加了个难度很高的200米混合泳。

首先,在体能上就是一个难点。这并不是一个单纯靠爆发力或者耐力就能完成的项目。

它考验的是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以及爆发力和耐力的结合,需要运动员必须有一项特别突出的单项,并且其他三个副项也不能太拉胯。

敖凌在200米混合泳中,其实并没有取得过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也没有遇到过真正高水平的对手,即便是全国游泳锦标赛拿了块金牌,其中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

集训以来的两个星期,傅星图有意给他增加了混合泳的训练量,每天记录成绩,再和之前的作对比。

傅星图很容易就从其中发现了问题,尽管敖凌的蝶泳进步很大,自由泳也保持着非常高的水准,但他的混合泳,一直以来都没有明显的进步。

这当然是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他是个短距离运动员,主要抓力量,就势必要放弃一部分耐力,这没有办法。

每个人骨骼肌的白肌和红肌的比例都是相对的,前者约稿,爆发力越足,后者更高,耐力更占优势。

高强度低数量练爆发力,低强度高数量练耐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高强度高数量肌肉受不了,一旦肌肉的疲劳程度达到阈值就很容易受伤。

所以就算敖凌连耐力,也是在维持高水准的暴力的基础上进行加强,而不会牺牲爆发力去加强耐力。

另一方面,是因为敖凌一直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蛙泳训练,这对他来说是个明显的弱项。

再加上仰泳也练得少,这两种泳姿不算优异的成绩,直接导致他在200米混合泳这个项目上,没有明显进步。

傅星图问敖凌:“你是怎么打算的,放弃,还是继续练?”

“……”敖凌看着他,露出一种十分迷茫的神色。

自从来到省队,成为傅星图的队员,敖凌在训练上面对于他们傅指导都有一种无条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