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方寒构想的模式(第2/2页)

“你有什么看法?”

“我也觉得可行,学中医还是要尽早的,中医难学,主要还是底子差,各大院校的中医学生都是上了医学院之后才开始接触中医,之前的十来年教育已经让很多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进入学校之后,首先就是心态,心态都转变不过来,谈何学医?”

孙秋白插嘴:“方学弟真是一语中的啊,现在的学生,大学之前接受的都是现代化教育,从模式上思想上就有排斥性,学中医之初,先入为主,本身就有一种疑惑,这就造成学习之初缺乏信心,这一点很重要。”

孙秋白也是上了大学之后才接触中医,之后拜师冯开阳,这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他是感同身受。

大学之前,接受现代化教育,学习中医的时候,就会用科学的思维,这是一种习惯,不说存疑,单单这个习惯就让很多人难以静下心去理解中医的阴阳五行。

理论背一箩筐,理解不透,吃不透,背再多也只是死记硬背。

“我和罗老几位也给上面提过建议,希望能尽早普及中医,不过这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上面不愿意,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再加上中医普及,压力更大。”郭文渊道。

方寒点了点头,这一点他理解,深有体会。

“我听说有可能会增加选修,作为课外书。”孙秋白道。

“真的?”方寒一愣,要是这样,对一些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来说,也不算好无根基了。

“差不多吧,这两年可能就会实行。”孙秋白道。

“老师,我还有个想法……”

方寒把刚才在科室想到的想法给郭文渊说了一遍。

郭文渊听罢,好半天没吭声,方寒也不着急,和孙秋白静静的等着。

孙秋白有些惊讶的看着方寒,自己这个学弟,不仅仅水平高,见识也不俗啊,而且志向远大。

“你这个想法其实很好,可真正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郭文渊缓缓道:“中医人个人差距太大,哪怕是保健局,现在也是一位中医担任好几个保健小组的中医顾问,真要实行,哪儿来的那么多中医,水平不够,徒惹人笑耳。”

“老师,我们可以慢慢来,所以先从江中院开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江中院真要出了成绩,总有人会效仿的。”方寒倒是没那么悲观。

“你说得对,慢慢来,总是一条路,不过我是看不到喽。”

郭文渊很欣慰,自己的这个学生了不得啊,或许真的会成为未来中医的扛鼎人物……

不,不是或许,而是一定。

郭文渊从方寒身上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