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爆款(第2/2页)

不得已,林海生只得着人去礼部询问什么时候再补货,得到答复后,便在门口挂上一个“今日报纸已售罄,欲购明日从速”的告示,这才将自己从即将晕厥的状态解救出来。

一夕之间,“看过报纸了吗?”几乎成了番禺人见面的第一句话。

《星火》报连夜加印,又印出了一千份,第二日还是早早就售光了。

《星火》如此火爆,萧彧也没料到,毕竟一鸣社的茶客数量最多也就几百人,他以为有个两千份也够用了,没想到完全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看样子城中的读书人还挺不少。

如此多人看报,这可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爱学习啊。

几日后,王启在朝堂上汇报:“启奏陛下,《星火》创刊号前后已经印刷了五千份,业已售罄,是否还要再加印?”

萧彧说:“既如此受欢迎,那便再加印一万份吧,安排车马送往各郡县以及崖州与交州,各学塾都分发一份。”

闵翀则说:“陛下,臣以为可以再印几万份都不为过。”

“闵爱卿何出此言?”萧彧问。

闵翀说:“臣以为,《星火》在番禺如此受追捧,那么对整个安国读书人的效果应当也是一致的。若是能将它们送到安国的读书人手里,不知会有多少有识之士向往广州。陛下想要网罗人才,必将唾手可得。”

王启与孙非等人也表示赞同:“闵大人所言极是,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萧彧说:“既是这样,那便依闵爱卿所言,再印五万份吧。只是要辛苦纸坊与印坊了。”

闵翀提的这个非常重要,这等于就是意识形态的渗透,哪怕是报纸不卖钱,白送给安国的读书人,那也是他赚了,这报纸一是显示了他们的先进生产力,二是传播了他的统治理念与治理思想。

对读书人来说,一个拥有活字印刷的地方可不就是天堂般的存在了。

王启干劲十足,他决定再扩大印坊规模,多招工匠,多烧字模,多版同时印刷,既不耽误报纸印刷,也不耽误教材印刷。

《星火》创刊号发行一个月后,它终于出现在了建业的读书人手里。

一夕之间,《星火》便成了建业城中最为热门的话题,若是还有人没看过《星火》,那肯定是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