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办学(第2/2页)

这书原本是打算印出来拿到北边去卖的,谁知道竟发生了皇帝驾崩,梁王造反的事,一切计划都打乱了。不过还好,这书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萧彧说:“姚大人看这些书够用吗?”

他想过,崖州怎么也得有几千学生,就书本来说,成本的确不算低,但相对于人才来说,这些投资太便宜了,毕竟人才是无价的。

正在看印工印书的姚陶突然抹了一把眼泪:“郎君此举实乃天下百姓之福,我代表天下读书人向郎君表示感谢。”说完一撩袍子,就此拜了下去。

萧彧连忙将人扶起来:“姚大人,万万不可!你这是要折煞我啊。”

“郎君受得起这一拜。”姚陶说着又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我想起了当年求学时借书的事来,真是千辛万苦,很多时候,就是有钱也无处买。郎君此举为天下读书人解决了最难的书本问题,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郎君轻门阀,重学识品行,为天下底层百姓开通了上升渠道,此举将改变整个安国乃至天下未来的格局,造福苍生,泽被千秋,伟哉!”

“姚大人谬赞了,萧某实在不敢当。”萧彧觉得很惭愧,这并非是自己的创举,而是别人发明的。

姚陶说:“郎君不必谦虚,你完全当得起。郎君,可还有事吩咐姚陶去做的?”他的语气明显多了几分敬意。

萧彧说:“减免赋税与募兵之事等农具到位的时候再谈,目前你便去做推广学塾一事,等这个做出了些许成绩,募兵制才能推广得更为顺利。还有,你将挑选好的读书人先送到我这里来,我要统一训练一下,才派往各地教学。”

“姚陶明白。必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此事办妥。”姚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犹豫片刻,又说,“郎君可否送我一本书?”

“当然可以。”萧彧拿了一本装订好的《论语》,送给了姚陶。

姚陶双手恭敬接过书,然后告辞离开。

萧彧看着姚陶的背影,十分欣慰,幸好又碰到一个推崇知识文化的人,否则对牛弹琴,这事就难办多了。

送走了姚陶,萧彧便在赖峰和向阳的陪同下,挨个去昨天去世的几位勇士家中慰问,并且送上抚恤金。

虽然抚恤金给得不算少,但怎么能抵得上失去的家人呢?

七户人家,萧彧遇到了两户不能理解的家属,对着他是又骂又打,认为是他害死了自己的家人。

赖峰和向阳试图拦住那些癫狂的家属,萧彧制止了他们,他并没有回避,而是让对方尽情发泄。

向阳说:“这种事郎君以后不要亲自去了,交给我们来办就好。”

萧彧摇头:“无妨,如果这样能够让他们死去的亲人回来就好了。”

向阳说:“郎君不必负疚,能为郎君死,是我们的福分,我相信大家都是心甘情愿的。”

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