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3页)

“容先生,您这样是没用的。”她好心提醒,“洋人巴不得中国永远这么落后,永远连一根针都需要进口,他们才有钱赚。就算你财大气粗,他们也不会把最先进的机器卖给你的。”

就算是到了现代,许多高新技术也被各国藏着掖着,不肯随意示人,以保持自己国家的垄断领先地位。

世界大同,说到底只是个美好的理想。

容闳苦着脸点头。

向洋人买机器,还是能制器的母机,这相当于向老师傅索要武功秘籍,管德丰行买炒茶秘方,问游戏开发商要作弊码——人家脑子抽了才肯答应。

否则曾国藩也不会屈尊下问,把这个历史任务交给一个白身戴罪之人,只因他熟悉洋人的语言文化,盼他能和洋人顺畅沟通。

容闳已经把自己全部的前途命运押在这件事上,自然不会因为一次小小挫折而退缩。

“这些人在中国待久了,享受着他们在本国不敢想象的特权,思维已经僵化霸道,不可寄希望于他们。”他雄心勃勃地规划,“我要亲自出洋,到欧美的工厂直接考察订货——美利坚也是一个冉冉上升的新兴国家,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家拥有国际主义视野的工厂。”

“林姑娘,“他计较已定,又看了看林玉婵,有点讨好地笑道:“虽然这间洋楼已经属于你,但我还要在此处住一段时间,做足充分的准备,你不介意吧?——对了,博雅洋行何时重开?有什么困难吗?我这阵子没见到老刘老李。”

终于想起关心她一句。林玉婵收起最后一个酒杯,笑道:“容大人别管这些小事啦。老刘老李已辞职了。你太忙,他们不愿打扰。我已付了遣散金。他们说,等你空闲下来,再去登门拜别。”

容闳大惊:“啊?”

才知道,在他大展拳脚,为中国制造业从零到一而不懈奋斗的时候,林姑娘的日子也不好过。

博雅洋行本来就已经半死不活。容闳回归之后,林玉婵先花了两个礼拜,解决了积压烂账,处理掉那些难卖的货物,把商铺恢复成能开张的样子。

为了节省人工,大部分事情都是她和几个员工其力亲为。

然后,老刘老李来找她辞职,扭扭捏捏,客气话说了一堆,她挽留不住。

究其原因,不愿在这么一个年轻小姑娘手底下做事而已。

就算待遇如前,跟亲朋邻居谈起来时,也很丢面子。

博雅洋行临时共管的时候,大家齐心听从林玉婵差遣,是因为惦念容闳,知道她也是忠人所托。而现在,没了容闳撑腰,两位爷叔年纪老大不小,总觉得每天听她吩咐办事,为她跑腿赚钱,有点别扭。

但两人还是很厚道。完成了基本的恢复重建工作之后,才双双退出。

林玉婵礼貌送两人走,按约付了遣散金。

……更没钱了。

好在常保罗和赵怀生选择留下。两人年轻,思想相对开化一些。

让他们管一个陌生小姑娘叫老板,肯定是不干的;但林玉婵是容闳钦定的接盘侠,有前东家帮忙背书,对她也算服气。

常保罗自从“共管”初始,挑战一把手位置未遂,此后就一直被林玉婵压一头,对她言听计从。

赵怀生原是洋行里负责算账的,人不到三十岁,已经有了四个娃,最小的那个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导致他背债累累,需要挣钱,离了此处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也甘愿留下。

当初容闳管理博雅的时候,管他自然是叫“小赵”;可架不住人家英年早婚,大女儿都十多岁了,刚订婚,女婿和林玉婵一边大。

古人早婚早育,弊端多多,其中一项,就是容易乱辈分。

赵怀生又留长胡子。林玉婵每次看他,都觉得是在看长辈。

等林玉婵接管博雅,小赵顺理成章地升级为“老赵”,作为前朝功臣,又被林玉婵酌情升官,提为副经理,兼管账册。

老赵胸无大志,只要能拿回钞票养家,管谁叫东家都行。

所以现在,博雅洋行人丁凋零,官爵滥封,一个老板,一个经理,一个副经理,人人都有衔,赤字一大堆,像极了同时期的大清政府。

不过林玉婵自有对策。红姑她们五个自梳女,眼看博雅要结业,正在商议另谋生路,去洋人新开的纱厂做工。林玉婵把她们请来,问有没有人愿意跟自己干。

几人互相看看。

红姑问:“工钱给几多?比纱厂多么?”

林玉婵点头。洋人纱厂都是血汗工厂,很剥削人。但依旧有大批穷人抢着去上工。

红姑:“那我跟你。”

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最大的愿景就是挣钱。跟林玉婵也是老相识,况且还有敏官罩着,很容易做决定。

姚念娣捻着脑后的木雕小老鼠,犹豫了一会儿,问:“只做后勤,不出面招呼客人,行吗?”

姚景娘惊讶笑道:“念姑何时这么奔放了?不怕去洋行露脸?”

红姑偷笑,悄悄答:“她那死去二十年的小相好,过去就是洋行打杂的。”

念姑微微一笑,默认了这个浪漫的动机。

林玉婵问:“上街运货可以么?交接的时候需要跟门房、仆役什么的打交道。”

念姑这下点头:“冇问题,卖力气的更好!”

其余人还是决定去女工扎堆的纱厂。自梳女离群索居,经常被人围观、问来问去,很多人因此封闭自我,不愿跟男人打交道。

于是林玉婵也不强求。将红姑念姑两人带到总号,签了合约,跟常保罗和赵怀生认识了一下。

“从此我们店铺就是男女混工。诸位一开始可能不太习惯,就把对方当家人即可。男女同处做工是世界趋势,以后这种店铺只会越来越多。”

于是如今的博雅总号,就是常保罗、赵怀生在店铺里常驻。反正业务量摆在这,也不需要太多店员;还有些洋布、洋五金之类的小额订单,由红姑、念姑负责运送。

眼下市面上女工少,薪水贱,只相当于男工的四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林玉婵不想剥削女同胞,况且她俩力气不逊男人,于是按男工行情付薪资。并且沿袭容闳留下来的规矩,制定了涨薪方案。

两人惊喜得笑不见眼:“一个月五块银元?妹仔,果然是上海好赚钱呀!”

至于周姨,依旧在博雅虹口留守。在林玉婵重新发展茶叶渠道之前,暂时也就干些清洁家务活。

----------------------------

----------------------------

博雅总号复工的那一日,场面上很热闹,来了不少熟客。

容闳原本在楼上闭关研究工程机械,也被这些客人拉了下来,围着嘘寒问暖。

“哈哈哈,恭喜容大人高升,日后平步青云,我等就指望大人吃肉,我们喝汤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