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姐姐支配的恐惧感(第2/2页)

画面中心为一鹤发阔耳,头顶隆起的南极仙翁,他手持一柄长如意,悠然坐在山石上,其身后祥云缭绕,两个童子随侍左右。围绕仙翁身边的有传说中的八仙等22位各路神仙。

其间还穿插釉飞鹤、奔鹿等寓意吉祥的动物。

这些神仙游行于天空、丛林之中。他们或手持法器各显神通,或手捧奇花异草、蟠桃珍果。群仙们的姿态各异,表情丰富,一举一动,都被描绘得细致入微。

胡杨再看款识:大明嘉靖年制!

“嘉靖年间的瓷器很多,从样式上看,这是一件比较罕见的嘉靖青花群仙祝寿图葫芦瓶,青花图案很复杂,十分考验画工。”胡杨说道。

据他所知,嘉靖时期御窑瓷器烧制数量十分庞大,据统计生产的瓷器在一百余万件以上,御窑的选瓷制度一般采取优中选优的淘汰法,稍微有所瑕疵就要打碎填埋,真实的瓷器生产总数难以计数。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哪怕是今天,产量上百万的公司,也绝对恐怖,现在,月售几十万的一款手机,都可以称得上爆款。

这其实,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

大明至嘉靖万历二朝,国力渐竭,政绩乏善可陈,文艺未见大兴,但江西景德镇瓷艺及供御各作,不乏巧思创新,远超成化嗣后诸朝。

嘉万二朝,经济兴旺,宦人掌权、百官富贵、商贾显荣,生活丰足,便搜求佳瓷珍艺等豪侈之品。宫廷贵冑,更泛奢华之风,造就明末工艺之夕照回光,犹如暮霞散绮,昙花一绽。

此外,神仙的图案,也很符合当时的潮流。

嘉靖帝笃信道家之说,沉迷法术丹药,深信可得长生多子,是以道观修建、法会仪典,凡与道家相关者,毫不吝啬,饰金缀珠、焚龙涎香,极尽奢华。

“这件瓷瓶,花了六百多万?”胡杨忍不住问。

何思颖惊讶:“猜得很准呀!一百万美元左右,六百多万人民币。我听鉴定专家说,这宝贝放在明朝,也是万里挑一的精品。”

胡杨笑了笑,在嘉靖年代,万里挑一其实不算什么,毕竟那时候瓷器烧制得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这件群仙祝寿图葫芦瓶,没有其他准备了吗?”胡杨又问。

嗯?这话,什么意思?

“想说什么?”何思颖忍不住问。

胡杨如实道:“你这件瓷瓶有点妖气,还是想办法搞一件其他的吧!谁蛊惑你买的?下次遇到,打他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