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番外:皇家有群淘气包(八)(第2/4页)

李珍一口气儿跑出了李府,出了大门碰见梁辰刚下马车,他连忙跑了过去,“阿父,你回来啦。”

梁辰看了他一眼,就看出这小子情绪不对,问道:“怎么了,又惹你爹生气了?被骂了?”

“不是。”李珍微低着头,却抬眼看梁辰,扭了扭脚尖,说:“阿父,我,我想去从军。”

最近朝廷在征兵,梁辰正在调拨各种物资以备新兵入伍后用,他每日都很忙,没怎么顾上这孩子,最近也没找他谈心——难道是因为这些,所以这孩子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引他注意的法子?

可梁辰仔细看了看李珍,这孩子眼神很坚定,似乎不像是在开玩笑。那么,也就是说,李珍是真想当兵去了。梁辰觉得自己需要跟李珍好好聊一聊。

“午膳吃了吗?”梁辰问。

李珍摇了摇头,道:“我和爹吵架了,我出去吃。”

“那我们一起吧。”

梁辰说完就上了马车,李珍随后跟着他爬了上去。路上,李珍问梁辰:“阿父,我都听说了,当年您要出仕,我爹就没支持过您。现在,我要当兵,我就没指望他答应。不过是想着,镇东军毕竟是咱们李家替陛下养出来的精锐,我才想求他让我入伍。可他就是不同意,您说他是不是——”

“你爹没有别的意思。他应该就是担心你。军营的生活可不像你想得那么好过!战场也不像你想得那么威风。所有将军的战后威风,都是战争中无数烈士的鲜血和身躯堆砌而来,这其中要背负多少责任,承担多少痛苦,现在的你根本就不明白。”梁辰的话客观,理智,他说完后,好一会儿李珍都没再开口。

梁辰看了看他,见他似在认真思考,也就没再言语。

父子俩沉默了一路,直到马车驶入知味坊的街口,李珍才说:“周奈,呃,大皇子若入主东宫,我愿为他统帅三军,守卫边疆。这是我和他的约定!我不能食言。”

你们俩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约定?梁辰看着信誓旦旦的儿子,心中既欣慰又疑惑。不过,这些年他作为李珍的家长,眼看着这两个小家伙从小萝卜头一点点长成芝兰玉树的少年,又亲自陪着李珍共同渡过了初来情潮的痛苦。他很清楚哥儿这个身份的转变,对李珍来说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李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心高气傲的大皇子。自从去年两人先后确定了哥儿的身份,这一年大皇子的变化有目共睹,他或许是明白了什么,想通了什么,竟用了一年时间,将他小时候那些捣蛋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了正事上,仅一年时间就替陛下办成了数件大事,向所有人证明,即便他是个哥儿,也绝对拥有不输任何男子的胸襟气度,能力和手腕。

近日,已有不少大臣,上书陛下册立太子,几乎有大半的大臣都力推大皇子。当然也有一部分老臣坚持哥儿不可为帝,抛出了各种问题来阻挠。

那些问题中,有些甚至奇葩到认为哥儿为帝,后宫嫔妃将皆是男子,会特别容易发生秽乱宫廷的行为,对大周皇室极为不利……

那些折子现在就在御书房的案头放着,周斐琦做在一旁喝茶,把折子都丢给了周奈良,让他自己看。周奈良看到这条奇葩上奏时,‘切’了一声,道:“那我不会只娶一个吗?真有意思,这帮大臣管天管地还想管我未来和谁睡觉?简直不知所谓。”

“粗鄙。”周斐琦说完就又继续喝茶。

周奈良清了清嗓子,忙又道:“是洞房花烛。反正这事不是他们能管的。父皇,您真得要立我为太子吗?会不会有些太快了?还有,这事我觉得还是问一下帅宇吧,他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表现,其实他的能力在我之上。”

周斐琦听着周奈良这番话,心中无比欣慰。这孩子能这样说,说明他心中有兄弟,还能客观的看待问题,理智的认识自我。不为争抢皇位,肯定自己兄弟的能力,胸襟宽广,率真无畏。

孩子是自己的,周斐琦肯定是怎么看周奈良怎么好。不过,家里的好孩子不止一个,周斐琦当然会尊重孩子的意见,至于皇位传给谁,因为两个孩子都很优秀,他会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没一会儿,胡公公就带着周帅宇来到了御书房。

周斐琦问他:“如今朕要立太子,你可有意?”

周帅宇想都没想立刻摇头,说:“哥哥很优秀。”剩下的半句他在心里说:我要跟着父皇和阿父去旅行。

这就要从前两天,周帅宇亲手给自己的父皇炖了一锅汤,他端着汤去极阳殿,走到大门口,忽然听到院子里高悦和周斐琦说话的声音,高悦问:“你真要跟我去旅行?朝政怎么办?”

周斐琦道:“孩子们长大了,也该学着治国理家了。我都在位二十五年了,结婚都没有蜜月,悦哥这次都替我补上好不好?”

后面的话少儿不宜,周帅宇听了半句话就面红耳赤地跑了。不过,旅行啊,听着就好心动。他都当了十七年皇子了,也还从来没旅行过呢,他也要阿父和父皇给他补上!

就是因为这个,周帅宇觉得有个各方面都优秀强大的哥哥真是此生最大的福气!为了他的旅行大计,周帅宇绝对支持他哥当太子!他不仅支持,谁不让他哥当太子他还跟谁急呢!

周斐琦却不知周帅宇的小心思,又问了遍:“现在不是在说你哥哥,是在问你。你就一点儿也不想替父皇分担重担吗?”

周帅宇道:“为父皇分忧乃是儿臣的本分,但儿臣无意皇位,也无意东宫之位。若将来哥哥入主东宫登上大宝,儿臣愿从旁辅佐,绝无二心。”

“帅宇……”

周奈良有些感动。

周帅宇却走过来,紧紧地抱了下周奈良。兄弟俩五官一样,身材相当。唯一的区别就是气质。周奈良精明锐利,虽这些年长大了有所收敛,但依旧傲气外露,令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儿。周帅宇则温和沉静,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沉淀了岁月之华,到越发显得稳重了。

不过,他在家人面前还是偶尔会露出孩子气的一面,就比如现在,他抱着他哥,特别像一只求夸奖的大金毛。周奈良自幼和他相处又是双胞胎,本就心有灵犀,这个时候多少已察觉出了一点周帅宇的异样,便因此留了心。

几日后,皇帝下诏,封大皇子周奈良为太子,择吉日入主东宫。

周奈良都当上太子了,李珍还没想好要去哪路军队,投靠谁的名下。他那天跟他阿父一同吃了顿午饭,父子二人推心置腹,李珍也因梁辰的一席话对参军这件事更加冷静了。冷静下来的十七岁少年,理智地从自己的哥儿身份出发,审视参军这件事,他发现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之后,能看出的问题,预见的困难也比之前要多了很多。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哥儿来情潮,要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