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文臣们的作用(第2/2页)

“皇上,臣这段时间会见了莫卧儿三个邦总督派出的代表,约莫三十多家各地的豪族。他们的意见都很一致,只要皇上尊重他们的信仰,维护高种姓的利益,他们不介意换个皇帝。”

“这最多只是中立的表态,有没有主动靠过来的?”

“有。锡克族人的首领格宾德表示,愿意现在就号召族人抛弃莫卧儿为皇上效力。”

“他们要朕给他们什么?一个独立的国家?”

“圣明无过皇上。格宾德的意思是,如果大明能够取代莫卧儿成为这里的主人,他们想要整个旁遮普独立建国。建国后他们愿意向我大明缴纳血税。”

“嗯……”锡克人算得上是印度大陆诸多民族里最勤劳、最勇敢的民族了吧?其信奉的锡克教相对于印度教来说其教义也更积极(一夫一妻,反对种姓,互相帮助)。只是他们要的地盘可是旁遮普啊:这可不是21世纪印度那可怜兮兮的旁遮普邦。所谓旁遮普,就是五河之地的意思。在印巴分治前,是地域广大、土地肥沃的膏腴之地。

但,如莫卧儿这样的大国,真要硬桥硬马的打过去,不知道要耗时多久。朕为什么亲自来此?不就是武将们看不到这个国家最致命的地方么?

这块大陆,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能够把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民族,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懒惰民族捏合在一起的,只能是宗教。

但是,被奉为国教的星月教,其信徒数量在这里处于弱势。庞大的印度教徒,以及信仰独特的锡克教,还有佛教、耆那教、袄教……这么多的宗教之间教派矛盾极深,不在这上面做文章,非要纯粹用军事手段,这是不是傻?

“温先生,你跟锡克人说,他们的要求,朕基本同意了。所谓基本,就是说,战后给不给他们完整的旁遮普让他们独立建国,朕要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

“臣记下了。另外,存之(高攀龙)等人自接到皇上旨意后就抓住一切可读可看的研究印度,到了这里几个月后,他们向臣提出了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在这个地方,将儒家宗教化,建立儒教,并传播之。不如此,我华夏文明无法在这里传播,也决然看不到同化这里文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