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偶遇(第3/3页)

董香香熟识得是,30年后,习惯性把花白的头发梳成背头,露出脑门上抬头纹,鼻翼间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骨子里带着一股学者傲气。一言不合,就敢在电视里把知名专家辩论的谢三爷。

而不是现在这么一个,穿着军大衣,带着护耳雷锋帽,看上去随时都跟人动手,还能随手招来一帮人的愤怒青年。

曾经可以算是唯一的朋友。在她生命最后一刻,帮她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夫,想要照顾她最后一程,却又被她拒之门外的朋友,竟然跨越了三十年的时间长河,再次走到董香香的面前。

明明是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的一个人,可他当风华正茂之时,用那双带着雾气桃花眼凝视着她的时候,一向冷心冷情的董香香,竟也开始乱了心跳。

没办法,她三十年后的糕粉——谢老头变化实在太大,一时间,董老太太有点接受不来。

由于董香香眼睛里的情绪实在太复杂了,有感激,有敬重,也带着些许说不出的怀念。

谢三被她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眼看得头皮都有点发麻。他心里还嘀咕呢,这个乡下丫头到底怎么回事?

说感激他吧,这眼神也太过了点。难道说,这小丫头正值豆蔻年华,他随手一帮,就对他一见钟情?想到这里,谢三冷汗都出来了。他这辈子可是不打算结婚,也不打算处对象的。

而且,这丫头有点太小了,她有十五了,还是十六了?

谢三今年已经二十二了,目前无正当工作,被街坊四邻称他为无业游民,身边还跟着一群同样不着四六的狐朋狗友。街道大妈每次遇见谢三,都直皱眉。

谢三之所以大老远跑来昌平县城,是为了看他的发小陆洪英。

五年前,陆洪英刚满18岁,为了个胡同里的小丫头片子,跟别的地方的野小子打架,一板砖下去把人拍了。

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拿着,就被判了五年。

这五年来,谢三一有空,就来昌平这边的监狱看望他,顺便就到处跑跑收收货。

谢三底子在呢,淘换一样东西,能吃上好几年。这也是一举两的好事,他挣了不少钱,顺带手的就把陆洪英的寡母和弟妹都帮着照顾了。

这次他会过来,是因为陆洪英快放出来了,谢三忍不住过来看看他,嘱咐那老小子两句别在里面惹事了,赶紧放出来就完了。省得他老娘为了他都快把眼睛哭瞎了。

谁成想在收货的时候,随便在附近的街上逛逛,就遇见一个小毛丫头,正大着胆子卖驴打滚呢。

谢三这人小时候家里境况还行,作为最小的孩子他可被家里人娇惯着。谢三打小就喜欢吃点心,这习惯一直没有变。

他一看董香香做得驴打滚,是正宗的白案厨师手艺,心里就喜欢得不行。自然就不许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摊贩欺负人家姑娘年纪小,好借机压价。

很快,董香香就冷静下来了,她不在看着谢三,而是垂着眼睛,摸了摸竹筐,沉声对谢三开口道:“总共25个驴打滚,10块钱,你就拿走吧。”

这一世,两人已经是陌生人了,再也没法像上辈子似的,聊几句天,谈几句家常了。

旁人都说,谢三这人孤傲冷情,可董香香却知道这人最是心善。一定是看她一个小姑娘,不忍她被人欺骗,才出手帮她的。

旁边的小商贩听了董香香这话就不乐意了。他不敢整治谢三,却敢为难董香香这个小姑娘。

“你这丫头怎么回事?都说我要买你的这驴打滚了,你还非要全都卖给他?”

董香香抬起头,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这位大叔,我不是做买卖的,我就是做点心的手艺人。你只知道月饼便宜,却不知这驴打滚是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材料,这才能做出来的。光是工序,就不知道比那月饼麻烦多少。

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点心,自然想要给真正懂得欣赏这点心的人吃。这位大叔,你还是卖槽子糕和月饼去吧。”

董香香说着,就把箩筐递给了谢三。

由于她太过理直气壮,一时间那个小贩竟没了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