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联合大义军(第2/2页)

只是宁千秋刚刚从张铁嘴那里,听到所谓的北伐出征之日,心里顿时一个咯噔,他还以为枢密院存在泄密的问题——只是想了想又觉得好笑,即便存在泄密,也不可能让这么一个说书先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想来最大的可能,也只是道听途说,然后在庆云楼里哗众取宠罢了。

等到宁千秋回了府之后,却得到了一个消息,陛下已经回京了,当下心里便是一喜,便想着进宫面圣,他连忙收拾好了同大义军沟通的一些文件资料,便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只是让宁千秋没有想到的是,等他刚刚出了门,却正好迎来了侍从室的侍从,领着皇帝宁渝的口谕赶了过来,让他直接前往枢密院,而不必再去皇宫了。

南京的枢密院也在皇城之内,只不过规模却一直都在扩大,甚至都快赶得上内阁与行政院了,足足占据了十几间宅子,由于位置处在内阁以西,因此又被称为西院,而相对的内阁以及行政院被统称为东院。

东西二院并驾齐驱,谁也管不到谁的头上,只向皇帝宁渝负责,除了在财税上会扯皮打架以外,平时都没有什么来往,而这其实很让一部分文官感觉到不满,因为两院平起平坐,很让文官们感到受伤。

不得不说,自从两宋一来,这文人在武人面前就是威风一些,像明清二朝时,总兵参将这种数一数二的武将,不光要受到巡抚这种文官的节制,甚至连对更下面的道台都不敢不敬着供着,因此在很多文臣心里,他们就觉得这武将就应该受他们的管束。

然而自从宁楚建制以来,这一点却是彻底发生了变化,皇帝对于军队的重视是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不光只是在物质上重视,而且在实质的地位上,也有很大的体现,就比如独立在内阁之外的枢密院,便能体现皇帝的想法。

等到了枢密院之后,宁千秋只见门口的守卫都比平日更多了一些,还有许多军官抱着资料朝着战略厅的方向前进,那里是枢密院最大的战略指挥室,可以同时容纳一百余人与会,因此但凡有重要的战略会议,都会在战略厅举行。

宁千秋不由得感觉到一阵紧张,他明白针对清廷的北伐之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