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249两套四合院(第2/3页)

老板险些一个屁股蹲儿跌倒在地上。

他一个月能挣个一百多块,这五千块得挣三四年呢。

包子铺老板连忙出去看,哪里还能看到那年轻姑娘的身影啊。

要不是看到这实打实的存折,他真觉得这就像是一场梦

不过一个配方而已,说是秘方其实稍微问几家就能找得到,是一点都不稀奇啊。

真不值这么多钱。

……

阮文这次金华之行送出去了两套四合院。

一个秘方五千块,她一共拜访了四家,准备的存单还剩下最后一张。

这些配方还真都差不多,有的喜欢重口味的,便是会放一点点辣椒粉。

有的喜欢咸一点的,第六遍腌制的时候会多放点盐巴。

方子倒是还好说,其实麻烦的是整个工序。

阮文又去了火腿厂,在这边参观了两天,尽管现代化的工厂加工已经让这工作没那么辛苦,但整个火腿制作工艺有八十多道工序,不可谓不复杂。

阮文打电话到边疆那边时,贾天山听阮文这么一说心里头咯噔一声

这是在给自己打预防针?

这么复杂的工艺,尽管有很多流程都是重复的,但某些层面上来说,太麻烦了。

而且整个金华地区的火腿年产量也才不到二十万只,到了他们那里能有多大的产量?

“我还得再去一趟杭州,找建筑院的专家问一下情况,到时候让他给做一个工程规划设计,你看那边什么时候合适,我还是希望尽快开工。”

贾天山听到这话比听到亲爹的声音还要亲切,“等出了正月就行,我先组织他们烧砖。”

盖厂房少不了要烧砖瓦。

“那行,我尽快,回头我直接把东西让人捎过去,您先把厂房给盖起来,至于这个火腿如何加工,到时候再商量着来,至于市场的话,只要你给我弄出合格的产品,我就能卖出去。”

贾天山嘿嘿一笑,“这你就放心了,没有咱干不成的事,不就是搞个火腿吗,只要你想弄,天王老子的腿我都能给你打下来!”

阮文:“……”大可不必如此夸张。

她电话里又跟贾天山聊起了种棉花的事情,“先把地开垦出来吧,就算是想要种棉花那也得等到四五月份才能育种,等下个月我去美国一趟,看看他们那里怎么搞的大规模种植。”

准确点说是机械化种植。

边疆幅员辽阔,最适合大规模种植,机器收割也会方便的很。

阮文打算三月份去美国,就是想要搞来两台机器,方便她在边疆进行生产作业。

“行,都听你的,我回头跟他们几个商量下,看能不能一起干。”

第五师这边先天条件不足,如今有了机会贾天山是拼命的想要抓住,他这人不爱读书但也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说法。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贾天山终于说道:“上次那事真是对不起妹子你,你放心往后绝对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也亏得阮文不是寻常娘们,遇到这种事情足够冷静还能搞一波反杀。

不然贾天山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跟谢蓟生交代。

人好心把媳妇介绍过来帮着致富,结果他这边没能保护好人。

这要是上下班算还是下班路上的工伤呢,赔不起的那种。

“没事。”只是可惜了徐连长送她的那把匕首,作为物证被带走了,到现在也没还给她,阮文想大概率拿不到了的。

元宵节前一天,阮文再度来了杭州,这让薛梅有些惊讶,“你怎么这么来回折腾,这次就你自己?”

阮文说明了来意,“……亲自来比较有诚意。”

“哪用得着这么麻烦?”薛梅就觉得阮文未免太讲究了些,“不过你来了倒也正好,前两天小谢给安排的人过了来,这两天你老元大哥正招待着,咱们正好一块吃个饭。”

谢蓟生安排的是新厂长的人选。

他这次可没再安排什么军属,直接找了个转业老兵。

“任凤杰去了哪里?”

“还能去哪里,回了娘家呗。”薛梅说起这人来一脸的恨其不争,“有些人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你就算是费再多的心思都没用!”

任凤杰娘家什么情况?那就是个无底洞。

她还特意提醒了一句,然而人家就是不听。

“就跟那个谁书里写得一模一样,有钱的时候你是姑奶奶,等着把你的钱掏空了,你就得交饭钱了,出门还得说我对我家妹子那叫一个好,我呸,说出这话来也不觉得自己脸烧得慌。”

阮文无奈叹息,“大不了日后再给点钱,不过厂子里这边说清楚就好了,不止要跟工人说清楚,记得上下游的那些合作者也得说清楚。”

“我知道,这个你回头跟老罗说就行了,不过你还打算日后接济她呀?”反正薛梅是不愿意再搭理了,就算跪倒在她家门口,她也不为所动。

有钱打发叫花子都能落个好呢,给任凤杰那还不得被任家人背后里笑话傻大帽?

她才不愿意背着这么个名声呢。

“我倒是不想,不过小谢心里头过意不去,先给着,给几次我发个脾气,给几次我发个脾气,到时候他也就绝了这善心。”

“那你们可别为她这糟心事伤了感情。”这可不值当。

“我知道。”

薛梅感慨万千,“也就你惯着他。”要是元大虎敢这么搞,她一准的跟元大虎离婚。

现在她有事业,离开元大虎一样过。

“他也惯着我。”谢蓟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可是铁汉也有柔情处,阮文想要保护他那一分柔情。

起码保护几次还没问题。

阮文的正月十五是在杭州这边过的,晚上在薛梅家吃了汤圆后,她跟薛梅挤在一张床上说话,聊到了后半夜这才沉沉睡了去。

薛梅看着那年轻紧致的脸蛋,“何必让自己这么辛苦呢?”

她辛苦,是为了兄弟留下的那几个孩子,可阮文辛苦纯粹是为了其他人,值得吗?

……

阮文离开杭州前,龙游路的阮家老宅又迎来了几个认亲的。

新来的厂长罗新国刚刚任职,就面临着颇是严峻的挑战,他倒是不着急,先打电话跟阮文说了这件事。

阮文思索片刻,“上一个来认亲的现在吃着公家饭进行劳动改造。”

罗新国很快就反应过来,“我明白了。”

跟聪明人说话格外的省心省力,阮文往龙游路那边去,但一点都不着急。

等到她赶过去的时候,就看到罗新国正在那边跟人讲道理。

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这话显然不适用于罗新国。

他是个粗人,哪有那么多的耐心在这里掰扯到底是不是阮家人。

一言不合之后再三警告,以至于阮文看到罗新国以一敌三不落下风,十分的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