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125灵光一现(第2/3页)

瞧不上来陶君这个黄种人的图书经纪人。

那是他们素来的傲慢。

“他们有什么资格瞧不上?不过是一群流氓、犯人和渣滓的后代!”陶永安的愤怒在这一刻最大,“他们有什么可傲慢的?”

“因为他们国家强大啊。”阮文声音低低的,如今还是冷战时期,所以他们还能左右逢源。而等到隔壁毛熊家被玩死,美国无所顾忌,到时候他们的日子会更难过一些。

阮文记得,九十年代的三大恨。

“世界诸国林立,丛林法则是游戏规则,他们是执棋手,所以能傲慢。”

“那我们就……就就这样算了吗?”陶永安不甘心,他听得出姑姑的无奈,不是她没尽力,而是她尽力之后却还是没办法改变什么,除了自寻其辱。

“你觉得我是会轻言放弃的人吗?”阮文笑了起来,“还记得吗?主席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她又是补充了一句,“小陶同志,要知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沮丧的人忽的眼睛一亮,“你是说赫尔斯。”

“当然,那可是我们的国际友人。”

赫尔斯是个极为有意思的人,上次中国之行,走之前买了一套书。

他精通多国语言,中文不算特别好,但能勉强看懂。

对阮文来说,契约精神就足够让她选择赫尔斯,只要他们之间价钱谈妥了,一切都好说。

陶永安原本激动的心情又平复了下,“可是这件事已经搞砸了,赫尔斯还能搞得定吗?”

只怕他就算是答应了,也无力回天。

“你要相信赫尔斯的谈判能力。”阮文当即去给赫尔斯打电话,这个时间点,这位斯拉夫人应该刚起床正在吃早餐。

德国人接到电话并不意外,不管什么时候,阮文找他都不让人觉得奇怪。

“没问题,但是我需要一份大合同。”

赫尔斯并不介意去美国一趟,但是这件事做成很费劲,所以他需要一个不错的合同。

“没问题,你说。”

早前赫尔斯和阮文的合作,一向都是阮文支付佣金。

帮忙申请国际专利认证时,阮文给了他三千英镑。

帮忙牵桥搭线卖机器到意大利时,阮文给了他三万英镑。

这次,赫尔斯的要价涨了点,他不再是要一个固定数额,而是阮文合同的百分之二十。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陶永安以为阮文会跟赫尔斯讨价还价,没想到阮文二话不说答应了,“没问题。”

跟赫尔斯交代了一些事情,阮文这才挂断了电话。

“这个赫尔斯,之前明明没有……”

阮文把这个德国人的胃口养大了。

“想开点。”阮文拍了拍陶永安的肩膀,“他和我们捆绑在一起,自然会尽心尽力为我们争取。如果赫尔斯能谈下来一百万,那就算是给他二十万又如何?”

“怎么可能有一百万。”陶永安不相信。

阮文笑了起来,“为什么不可能啊,说不定会更多呢。”赫尔斯是圈子里的人,自然和陶姑姑受到的待遇不同。

价钱方面嘛,可以期待下。

书的事情交给了赫尔斯,阮文还需要做些交割,不过这会儿美国正在深夜,阮文没立马打这通电话。

“我跟陈主任商量了,打算往美国出一批货试试看,明天你找机会给你姑姑打个电话,问她能不能帮帮忙。”

所谓的帮帮忙,其实就是做安心在美国市场的代理商。

陶永安听到这话一愣,他又不好意思起来了,“其实阮文你没必要这样。”

合作就这样,有实力就合作,没实力我没道理扶贫啊。

陶姑姑能力不济,不继续跟她合作理所当然,没必要非要再在其他地方找补。

“我还真不是想要弥补,赫尔斯到底是男人,对女性的问题没那么了解,这种事情女人之间更方便沟通。”

“那行吧,我明天打电话问问她的意思。”

陶君这两天心情不太好。

听到电话铃声时,她整个人颤抖了下。

仿佛回到了童年时期,因为做错了事情而被母亲责备的惶恐不安。

该来的总会来,陶君到底还是过了去。

电话是她侄子打来的。

果不其然的提到了更换自己的事情,“过些天赫尔斯会去找您和建明,到时候还麻烦您做好交割。”

陶君早就有预料,尽管她这次真的尽力了。

“另外,阮文的意思是,她六月份的时候想要出一批货到美国,想着看你能不能联系当地的商店,把这些货分销出去。”

陶君有些懵,这件事阮文很早之前提过,但又没了下文。

因为这次搞砸了电影版权的事情,她知道和阮文的合作也算玩完了。

陶永安这话让她恍惚了下,“可以,没问题的。阮文她不怪我吗?”

“她说了不是你的错,只不过人有适合的岗位,赫尔斯去和那些好莱坞的公司谈合作更合适,而您的工作,应该是做我们的代理商。”

陶永安昨晚想了很多,这会儿他很是认真地交代,“阮文特别喜欢对市场做调查,美国那边的情况你比我们熟悉,所以这些天麻烦你做一下市场调查,看看怎么铺货比较合适,之前我们有和日本的欧文合作,我想你很有可能在市面上看到日本品牌的卫生巾。”

“我知道,其实美国女性不太喜欢卫生巾,她们更倾向于棉条带来的舒适自由,不过美国有很多很多的唐人街,而且亚洲人口也不少,我和她们一直都有联系,可以先从她们那里着手。”

陶永安听到这话就知道,阮文是真的把他姑姑给研究透了。

人都有故土情怀,所以来到异国他乡最迫切的就是找到同乡。

陶姑姑在美国三十多年,依旧和同乡联系密切。

而建明去美国不到两年,已经和学校里的美国人打成一片。

所以哪个融入的更好?

陶永安觉得,或许建明去做图书经纪人都能比他姑姑做得好。

……

把最要紧的两件事交代妥当,阮文反倒是没那么忙了。

之前落下的功课补上后,她最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

她也知道欧美市场上棉条更受欢迎,阮文有心把厂子的产品丰富化,棉条这一项也免不了研究一番。

指推式棉条是她研究的重点,只不过折腾了许久阮文都觉得自己疏忽了什么,那个点就卡在脑子里,却又死活出不来。

特别的便秘感。

谢蓟生过来的时候,阮文正反复的拆那棉条。

其实就是压缩后的纤维棉卷起来,然后再用无纺布包裹起来。

如果想要渗透性好,那就需要做好导流,其实就是棉条表面有一些深浅不一的沟壑,这跟卫生巾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