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一种几万亩(第3/3页)

穆总最终还是松了口:“那好吧,先看田,看过田没问题的话,我再看这边到底是否适合办纺织厂。”

嘿,这可是重大利好的消息。

大家兴冲冲地将剩下的地块也看了。好在几万亩地面积虽然大,但因为地区集中,所以车子一路转下来,也就是下午一点多钟。

当地的村干部已经听了消息到村口来迎接,最后一块七千亩地就是这个村子开垦出来的。

新疆地广人稀,当地的政策是你开垦了土地,这片地就归你所有。听上去相当具有魔幻色彩。

这个村庄的名字也很不新疆,叫做高桥一村,听上去特别像某个老国营厂小区的名字。不过村里百分之八十的居民是维族,剩下的回族跟汉族差不多各占一半,另外还有七八户哈萨克族,这又是个典型的新疆民族混居地。

村长努尔是维族人,汉语说得还算熟练。按照他的说法,本来村里开垦出这片新田是想自己耕种的,因为这样更挣钱;但是村里人太少了,青壮年都在往外面跑,留下的劳动力不足以耕种这么些土地,所以只好对外出租。

“五十块,这是新田,一亩五十块。”努尔认真地强调,“要是熟田那就得一百五十块了。种棉花可以,新田也能种。种辣椒不行,辣椒种三年得换地方。西红柿也好,就是浇水多。要是农忙的时候,你们可以到村里来,我们一起想办法找人做事。”

得,这位大爷够实诚,居然还现场指导起种田来了。

张副县长笑道:“好,我们今天看了地。要是检测没问题的话,回头就把合同签了。五十一亩,七千亩就是三十五万。”

布哈又开始心慌,这回他慌的不是三十五万而是七千亩地。天啦,这么多地怎么种的过来。还不止七千亩啊,总共好几万亩地呢。

那位技术员笑出了声:“没你想的那么麻烦,新疆种地都是拖拉机耕,吐鲁番那边的农场有播种机可以同时播种棉籽和茴香种子。生长季不用人,大几百亩地有几个人看着就可以了,等到采摘季才是真缺人的时候。到时候,你们把你们在家乡的族人都叫过来或者去劳工市场上找人都行。后面要是推广大规模机采,就更加不算事了。”

他这么一说,布哈又开始愁钱的事。好多租金啊,居然有这么多地。

努尔也不催促他,就笑哈哈:“慢慢想,不着急,先吃饭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