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扎堆来买房(第2/2页)

每次看到上面印着的汉族跟蒙古族人头像,郑明明就感觉美滋滋的。她的理想是能够集齐56个民族的头像。

陈凤霞感觉她女儿真敢想,她都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印刷的钞票,是不是把56个民族的头像都算齐了。

她就好奇:“你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写吗?”

“有啊!”郑明明高兴起来,跟妈妈分享她发现的小秘密,“就是数学报,每次你在上面看到题目,想到新的解题方法写过去之后,编辑叔叔阿姨就会刊登,他们的稿费有20块呢。”

陈凤霞目瞪口呆,感觉她女儿挣钱的方法果然非比寻常。

更让她瞠目结舌的是,郑明明的经济意识强的吓死人:“我想好了,要是我找到了两种方法,我就一次写一个,这样我就能挣两回稿费。”

陈凤霞要倒了。

她想起来俄罗斯还是哪个国家有个著名的跳高运动员,据说每次破世界纪录都只破一点点,这样这人就能源源不断地拿到破记录的奖金。

现在看看,他们家明明好像也有这个趋势呀。

陈凤霞觉得得把女儿从财迷框子里头往外拽一拽。

她一本正经地提问:“要是其他人也投稿了,而且两个方法都写进去了,你说编辑叔叔阿姨会采用谁的稿件?”

眉飞色舞的小学生惊呆了:“会这样吗?”

陈凤霞点点头:“那当然,你能想到的事情,别人同样能想到。千万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聪明人,郑明明同学。”

被点名的小学生吐了吐舌头,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三伯娘,粉丝在哪边?我要泡点粉丝,弟弟说今天吃菠菜粉丝馅的饺子。”

陈招娣挺奇怪的:“那要不要加点肉啊?光菠菜粉丝吗?”

小英在旁边笑,正要说什么。那头苗姐已经跟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两只手紧紧攥住陈凤霞的胳膊,直接把人往外头拖:“走走走,马上就过来了。”

陈凤霞满头雾水:“怎么啦?”

“买房的事情啊。”苗姐脸上全是兴奋的光,“你还真没说错,都是爹妈急着给儿子买房讨媳妇的。”

人不能扎堆,一旦扎堆就像赶集。即使开始只打算随便逛逛,最多买块毛巾的。到最后离开集市的时候,多半是大包小包,两只手都不够用。

后头进屋的客人,陈凤霞甚至连推销都不必,前面买的人已经开始积极宣扬现在买房的好处。

国家要有动作啦,今年他们直递上去的盖福利房的申请就被打回头了。上级主管部门说了,没钱,到处都要花钱。

实际上呢?有钱也不给你盖房。

为啥?看到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了吗。晓得这玩意头跟谁学的吗?新加坡。

你看看人家的电视剧,什么《情丝万缕》、《霹雳红唇》,哪个讲福利房了?以后肯定就是靠公积金买房啦。

这种事情赶早不赶迟,早买早上算。

陈凤霞看已经定下来要买的人说的唾沫横飞,愣是没找到插嘴的机会。

她说什么呀,人家就是在单位搞公积金的。对政策,比她吃的还透。

有这位免费上门的托,一个晚上都热闹的不行。

等到夜深了,众人散去,陈凤霞屉子里头的材料目录纸都被拿得一干二净。

大家得对照着目录,回家把东西准备好,明天好去办理购房手续啊。

郑明明替妈妈犯愁:“会不会房子不够卖呀?”

那么厚一沓子的材料呢,足足有100多份。有的人拿了好几张,肯定是回家给其他人看的。

陈凤霞笑着点女儿的额头:“你以为大家看了就会买吗?10个人里头有一个人买就是赚了。”

郑明明奇怪:“妈妈,刚才那个叔叔是不是跟你商量好了的?他一直在劝其他人买房呢。”

好像电影里头都是这么放的,东西要有人抢,大家才稀罕。

陈凤霞笑着摇头:“妈妈今天也是第一次见他呀,以前根本不认识。”

郑明明愈发疑惑:“那是为什么?”

她刚才都想问妈妈到底给了他多少钱呢。到时候人家要不买的话,他们会不会亏呀?

陈凤霞摸了摸女儿的脑袋,谆谆善诱:“那你猜猜看,到底是为什么?”

自古人心最难猜测,即使郑明明是个聪明的女孩,她也搞不明白大人做事的动机。

陈凤霞也不提示女儿,只招呼安建军跟杜招娣:“不早了,赶紧回去吧,不然得错过公交车了。”

杜招娣手上不停:“没关系,不行我们骑车回去。”

过了惊蛰,气温一天比一天高,她明显感觉晚上的生意更好了。

陈凤霞笑着推她:“行啦,我跟国强在呢。骑车要骑到什么时候?我说实话呀,你们要不要考虑在附近也买个房?”

杜招娣吓了一跳,赶紧摇头:“这……这可不成。”

虽然她跟丈夫两个人每个月的收入现在加一块儿已经达到了4位数。可是灯市口的房贷要还,女儿今年有五年级了,很快要升初中。

他们问人打听过,这初中可关键了。要是到时候进不了好学校,就得掏一大笔择校费,托关系把人弄到好学校里头去借读。

不然的话,孩子耽误了三年,影响的可是一辈子。

陈凤霞听杜招娣跟自己说掏心窝子的话,心里头就一个念想:人果然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像她,因为养了两个小孩,天生都是读书种子。上辈子家里头那样的条件,也没影响他们自己上重点考名校。

所以择校费什么的,这辈子重生回头,她想都没想过。

现在倒是得考虑起来,万一到时候明明没考上好初中,难不成随便将她塞到一个学校里头去?

老家的初中虽然硬件条件不行,但是学风好啊,老师也特别的负责。

这回女儿留在江海城里上初中,可未必有这样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