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3页)

信陵君嗤笑:“你这般严肃,未免太过无趣!”

李牧仍旧坚持己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赵太后与秦王身上还肩负着秦国的未来,怎可不将自己危险放在心上?”

信陵君无语,干脆转开话题:“太后与秦王身后带着侍卫,我没办法靠近,只是遥遥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太后带着秦王,去了田间。”

说到这儿,他沉默下来,许久才继续开口,“我问过当地百姓,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好几次了。”

李牧本来想说的话噎在了喉咙,表情错愕:“去田间做什么?”

信陵君喝了口酒,大笑道:“去田间,如百姓一般劳作!”

李牧想说成何体统,但很快意识到赵馨这般做的原因,顿时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怎会……”

那可是一国太后与一国之君,怎么可能亲自到田间劳作呢?

但信陵君,不像会说假话。

信陵君似乎觉得李牧表情有趣,笑道:“虽然每次秦王都隐藏了身份,但那通身气度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

李牧迟疑片刻,问道:“若只是如此,你应当不会说出‘天授’之类的话吧?信陵君身份尊贵,天资聪颖,又心高气傲,轻易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我可不信,只是这样,你就发出这般感叹。”

信陵君顿了下,推开侍女,笑道:“我回到雍城后,将此事告诉了秦国王祖。”

李牧皱眉,似不赞同他的行为。

信陵君不在意,继续道:“王祖嬴稷却道,文荣侯果真不负他之信任,将秦王交给她亲手教导,果然是最好的选择。”

他笑了笑,“我当时吓到了。”

李牧也吓到了。

因为这样的信任与看重,哪怕是在他们二人身上,也万万不会发生。

他们又想到了赵馨靠自己的本事,获得的文荣侯爵位。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但从嬴稷对赵馨的称呼来看,他似乎从未将其放在心上,甚至认为文荣侯这个称呼,远比太后更荣耀。

而据信陵君所知,这样的人并非只有一个。

两人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秦国之前的几任国君的所作所为。

半晌后,李牧叹气:“我竟有些后悔,在代城负隅顽抗了那么长时间。我该早点儿来秦国的。”

两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苦笑起来。

各国不知危难将至,至今仍旧安享虚浮的太平盛世。

李牧冷静下来:“信陵君觉得,秦国何时出兵?”

信陵君笑了笑:“我也在等呢。”

现场气氛凝滞,好一会儿后,一位侍女进来添茶,才打破了二人之间的氛围。

信陵君道:“当今秦王眼底野望颇深,大约等他亲政……”

秦国,就要出兵了。

-

赵馨早前让人收购了一批辣椒,这段时间也会给嬴小政做一些放了辣椒的菜品,一开始只放一点,后续慢慢增加,嬴小政如今已经非常适应辣椒的味道了。

若非如此,她还真不没有给嬴小政做火锅赔礼的底气。

不然把人辣哭了,可怎么是好?

虽然还有其他口味的火锅,比如她最喜欢的菌菇火锅,但第一次吃火锅不吃麻辣火锅,总觉得有种缺憾感,没办法体会到火锅的精髓一样。

麻辣火锅里面最好吃的,是牛油火锅。

赵馨早早让人留意咸阳附近,遇上有人家中的牛老死或因其他意外死亡,就让人买了一份牛肉与牛油回来。

牛肉不好保存,存留不多。

牛油倒是还有不少,今天做火锅绝对不会不够。

赵馨指点厨房的人准备食材,几乎将现有的食材全都准备了好几份,别说猪鸭牛羊等肉类了,毛肚鸭肠也没忘记让厨房的人准备,土豆白菜罗等蔬菜当然也有,就连野菜她也让人每样品种都准备了不少。

蔬菜清甜,野菜微苦,都能一定程度减轻辣椒的味道。

嗯……

虽然真正吃火锅的时候,蔬菜总比肉类辣就是了。

但管他呢,好吃就行。

唯一可惜的是,粉条还没来得及做,虾滑等食物目前也没条件准备。

不过单单只有赵馨与嬴小政二人食用,这些食材也已经足够。

准备工作不需要赵馨盯着,她吩咐了该准备的东西后,便直接带着人去了瓷窑。

陶器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染色、上釉之类的步骤,匠人们也都已经摸索了出来。而正因为有陶器积累的经验在前,匠人们在烧制瓷器的时候,很快就摸索出了瓷器的染色、绘画与上色等过程的办法。

虽浪费了一些瓷土,但最后的成果非常喜人。

最先出来的,便是各种纯色瓷器,不过犹豫成分不同,如今的瓷器变形率很高,烧制出来的多是碗碟之类的小物件,就算烧制瓶罐,体积也非常小。

不但比不上现代见到的那些动辄几米的瓶瓶罐罐,连四十厘米都很难达到。

赵馨也是了解到这一情况,才会亲自过去一趟。

她准备好了各种瓷器的烧制办法,以及一些防止变形的配方,还有上色等过程的小诀窍。

这些都是边角,不会影响到相里悟的思考。

赵馨本来是这样想的。

但等她抵达瓷窑,却发现她担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瓷器的变形问题,已经被相里悟解决了。

他在打造武器的时候,时常与各种矿石接触,所以很清楚配方的重要性,所以在得知瓷窑匠人们遇到的问题后,主动帮忙研究配方,最后在瓷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瓷石,大夫减少了瓷器的变形率。

虽然这个时候,这种石头还不叫瓷石。

那是一种颜色暗黄,略透明的矿物石头,由多种酸性浅成岩经过热液蚀变作用后形成。

相里悟也是在研究武器配比的时候,发现的这种岩石。

因为其材质与瓷器相似,他才会研究瓷器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种石头。

事实证明,这种石头确实有用。

也因为这点,相里悟直接按照赵馨的“取名办法”,直接给这种石头取了一个瓷石的名字。

赵馨知道后,没有任何意见。

只是有些感叹,这种石头怎么都逃脱不了瓷石这个名字。

虽然这种石头大多盛产于江西湖南等省份,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哪怕少,对如今的秦国来说也够用了。

毕竟他们也没打算将瓷器推广全国,更不用说让中原各国都用上了。

根本没人担忧。

见到赵馨过来,相里悟立刻上前:“太后,您之前让我研究的东西,我已经有了初步结果。”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叠纸。

赵馨接过,却因为上面全是文言文不说,还充满了各种她根本不认识的易经八卦符号,还有一些相里悟自创的符号,她看得一头雾水,完全没搞明白上面写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