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4页)

其实很正常。

统一六国之后的秦朝,就像是在茫茫无边际的海洋中开足马力的滚滚巨轮,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可问题是,这艘巨轮只有一个船长知道这艘巨轮前行的方向。

除了嬴政,哪怕那些为了大秦拼尽一切,付出生命的人,也根本不知道这艘巨轮将要开往何处。他们努力,只是为了达成那个将所有人强行绑在一起的船长的心愿。

一旦船长死亡,这艘巨轮瞬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被迫上船,被迫为了船长心愿努力的船员和乘客们,也瞬间化作一片散沙,各自为政,无法聚拢。

嬴政就是这个船长。

秦朝二世而亡的罪魁祸首当然是胡亥无疑,可若是嬴政没有一点儿错,也不尽然。

赵馨看向嬴政:“你若是登基之后别那么着急,想着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都做了,也许最后……额……也许秦朝能多坚持几年?”

嬴政有错,可若是没有一个足够优秀的继承人,就算他做得再好,又能怎样呢?

嬴政此时也已经冷静下来,他看了眼史记,点头道:“秦朝灭亡,确实与朕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我……以后做事会三思后行的。”

知道结果再追溯根源,远比身在局中更容易看清真相。

嬴政死亡之前,便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大秦的隐患,如今看过史记,知道大秦最后的结局,对大秦的隐患更是清清楚楚。

他沉默许久之后,略有些不甘地开口:“我原本以为让扶苏登基可以缓解大秦内部矛盾,如今看来,果真不行。”

赵馨愣住:“你原来真的打算让扶苏继位?”

嬴政扫了她一眼:“不然呢?胡亥那小子从小只知道吃喝玩乐,从未接触过朝政,我会将大秦交到他手上?”

赵馨沉默,胡亥登基之后的种种行为,确实不像是接触过朝政的样子。

以胡亥的言行,其实更像是个被宠废了的纨绔子弟。

但……

赵馨疑惑:“扶苏为何不行?”

嬴政不怎么高兴:“他就算有经世之才又如何,就算成功登上皇位又如何?赵高与李斯一道不知真假的圣旨,就把他骗得自杀了,就算当上皇帝,也只会被下面的大臣耍得团团转。”

嬴政如今正在气头上,他的话肯定有些过激。

但细思之后,却不得不承认嬴政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面对嬴政赐死的圣旨,连只是臣子的将军蒙恬都不相信,认为嬴政不可能让他自杀,反倒是扶苏这个儿子对此深信不疑,面对蒙恬劝阻也一意孤行。

这其实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毕竟只要父子关系没有闹到你死我活地步的,做儿子听说父亲要杀自己,第一反应也该是不相信,想要去当面对质问个清楚才是。

扶苏的选择……

赵馨皱眉,怀疑地看向嬴政:“你确定将扶苏赶到边关之前,真的只是骂了他一顿,而没有做其他事?”

嬴政不高兴地瞪着赵馨:“朕敢作敢当!”

虽然儿子与自己政见不合让他不太高兴,也确实没忍住将人骂了一顿,但他都已经将人赶出咸阳这个权力中心,将人丢到边关去了,他又怎可能对扶苏做其他事?

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又能对扶苏做什么?

赵馨想不通:“那扶苏为何对你想要杀他这件事深信不疑?。”

嬴政那个暴脾气,当即就忍不住了:“自杀的是他又不是我,我怎么知道他脑子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

赵馨拍了拍嬴政面前的桌子:“你收敛下脾气!”

嬴政顿了下,气鼓鼓地将史记这本书翻得哗啦啦地响。

赵馨扫了他一眼,无奈地摇摇头:“我听你之前说起,在咸阳为扶苏留下了不扫楚国势力,这是怎么回事?”

嬴政翻书的动作一顿,皱眉道:“扶苏母亲是楚国宗室女,当初我能顺利登上王位,除了吕不韦,还有华阳夫人在背后出力,而她出手扶持我登上王位的条件,就是必须娶楚女。后来清理楚国势力,考虑到扶苏,我并未赶尽杀绝。”

他上位的年纪太小了,当时的嬴政完全没有一点儿自主权,而嬴子楚又不只有嬴政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年纪与他相差不大的成蟜。

嬴政背后站着吕不韦,算是在前朝有了自己的支持者,成蟜背后却站着夏太后,在后宫有着非常可观势力。

虽然嬴政上位更有优势,可他的优势并不突出。

而最终决定兄弟二人当中到底谁坐上那个位置的,便是华阳夫人代表的楚国势力。

当时的秦国,甚至有三位获得了封君的楚国人,其中一位甚至是当时楚王(楚考烈王)的亲儿子,昌平君熊启;还有一位同样出身楚国王室的昌文君。

同时,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同样在秦国封君。

自宣太后以后,楚国势力就在秦国发展壮大并扎根,虽然在宣太后死后被秦王嬴稷削减,但仍旧在朝堂上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

而安国君与嬴子楚两任秦王上位的背后,也都有着楚国势力的影子,所以在两人上位之后,楚国势力再次得到发展机会。

虽然嬴子楚意识到问题之后,加大力度扶持如吕不韦这样的外来势力与之抗衡,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何况华阳夫人当时已坐到了太后的位置,给了秦国国内的楚国一系势力发展的机会。

所以在嬴政与成蟜之间,华阳夫人的意见就显得格外重要。

也许是因为与赵姬、吕不韦的交易,也可能是想到了与夏太后之间的争端,总之最后,华阳夫人选择了嬴政。

所以,嬴政有了一位来自楚国宗室的夫人,并由其诞下了长子。

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嬴政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楚国势力在秦国急需壮大,所以也不曾对扶苏母子另眼相待,对楚国势力也一直想要尽快拔除。

赵馨看向嬴政:“你对扶苏这个儿子,态度如何?”

嬴政扫了赵馨一眼:“不如何。不只是对他,朕二十几个儿子中,也就胡亥得了几分关注,其他孩子一个月与我也见不了几面。”

但胡亥受宠,也不是因为嬴政多喜欢他,而是因为他是嬴政最小的儿子,且他出生的那年,正好韩国灭亡。

因为觉得胡亥旺自己,嬴政才对这个小儿子多了几分关注。

但这样的关注也很有限,毕竟他是个将自己所有精力都放在统一大业上的工作狂,所有儿子在他心里都不能占据太多地位,所以在赵馨问起的时候,他才会好不犹豫地说出“不如何”的话。

赵馨:“……”

她顿了顿,还是有些奇怪,“那你是否因为华阳夫人等人的缘故,对扶苏态度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