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页)

反倒是蛋糕有些麻烦。

因为赵馨印象中过生日的蛋糕都是的又漂亮又好吃的奶油蛋糕,那种蛋糕上面的水果与其他装饰,以现在的情况也弄不来,她也没异想天开地想做那种难度的蛋糕。

但普通的奶油蛋糕还是可以准备的。

只是她不曾做过蛋糕,所以遇上了不小的问题。

首先就是奶油的获取。

味道最好的奶油当然是通过牛奶做成的,但问题是秦国现在根本就没有奶牛这一物种,最多只有看起来威武雄壮的水牛。

可赵馨不曾听过,用水牛奶来做奶油的,这个必须等水牛奶到了之后实验一下,看可不可以做奶油。

不过水牛只有哺乳期才会产奶,在九十月份的天气想要找到产奶的水牛,并没有那么容易。

而且找到水牛奶的地方还不能距离咸阳太远,否则牛奶不新鲜后,就不能用了。

但水牛奶到达之前,赵馨也只能心中纠结,并不能真的做什么。

奶油暂时没办法获得,蛋糕胚却可以开始练习制作了。

首先便是的做蛋糕胚的打发蛋白,做蛋糕胚的时候需要加入一些打发起泡成奶油状的蛋清,这样做出来的蛋糕胚蓬松柔软,口感更好。

就是没有打蛋器,只能手打。

赵馨自己试着用鸡蛋清打发了一段时间的打发蛋白,右手的小臂都粗了一些。她自己倒是不以为意,但身边的人被吓了一跳,然后再也不让她自己动手了。

赵馨无奈,只能将打发蛋白这项工作交给厨房里面那位,身材最高大,看起来也最有力气的那位厨师。

那位厨师自己练了一段时间后,就能非常容易地将蛋清打发成奶油状的打发蛋白了。

赵馨亲自看过,他打发出来的打发蛋白与现代那些没有太大差别。可能因为如今的鸡蛋都是吃草吃虫的走地鸡,所以味道还要更好一些。

打发蛋白的问题解决了,赵馨便开始着手面包窑的建造了。

面包窑构造简单,倒是不难制造。

不到两天,厨房的院子外就出现了一个造型可爱的面包窑。

一切准备就绪,赵馨便开始学着烤面包与蛋糕胚了——

烤面包与蛋糕胚的前期准备工作倒是不难(她只打算做最简单的蛋糕),火候却要仔细琢磨,不然烤出来的面包和蛋糕要不就夹生,要不就会老。

也是因为赵馨这段时间忙着为嬴小政的生日做准备,厨房这段时间吃的食物,基本全是面条、面包和蛋糕胚。

不过为了保密,这些食物暂时只有厨房的人才能吃到,秦王嬴稷与嬴小政等人暂时没有机会品尝。

虽然未完成品,他们也不见得会想要品尝就是了。

赵馨忙着这些事情,自然就没空关注其他了,想着即将过年了,就算秦王嬴稷想要搞什么大动作也得等到过年之后吧?所以她就暂时将印刷术的相关资料放到了一边。

然后,她就接到了秦王嬴稷的召见。

就像是秦王嬴稷在非饭点儿的时候见到赵馨,会觉得奇怪一样,赵馨在非饭点儿的时候,接到秦王嬴稷的召见,同样也觉得不太正常。

她皱眉看向内侍:“不知内侍大人可否告诉在下,王上找我到底所谓何事?”

内侍笑了下,解释道:“夫人放心,是范宰相将王上吩咐下去的任务做好了,今日将所有书册都送进了宫里。只是看起来有些少,王上许是有些想法想要与夫人探讨。”

赵馨眨眨眼,倒是不奇怪秦国藏书少。

古代写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只有自己在某一个方面获得了足够的成就,且得到认可之后,才能著书立传。

写书本就困难,古人还将知识当做传承给子孙后代的珍宝,轻易不示于外人,流传出来的就更少了。

再加上之前不曾有纸张出现,文字的载体基本都是竹简木牍,这东西不但记录麻烦,一片竹简能记录的文字也非常有限,一卷一般也就几十片,字数一多,光是竹简就能装几大车,非常不方便携带,且极容易有遗失。

为了方便运送,古人写书那都是简而又简,力求以最少的字数传达出更多的知识。这样一来,每本书的内容虽然丰富,但字数真的不算多。

压缩到纸张上后,自然就显得少了。

当然,秦国读书人少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

赵馨看着内侍,心中叹息不已——

这都没几天就要过年了,秦王嬴稷要不要这么拼?

但拒绝是不能拒绝的,赵馨安抚好正在学习写字的嬴小政之后,只能跟着内侍前往秦王嬴稷的宫殿,看看他到底想找自己做什么。

秦王嬴稷见到赵馨之后,也没卖关子,而是直接开口问道:“寡人觉得秦国藏书太少,你与范相国商量一下,看有没有办法从其他国家搞一些藏书回来。”

这个“搞”字,莫名就让人觉得很灵性。

赵馨无语地看了眼秦王嬴稷,转头与范睢对上了眼睛:“相国可有什么好想法?”

范睢微笑摇头:“目前还没有什么好方法。书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谁得到了一本书籍,大多会选择保存下来留给子孙后代,除非交换,或者拜师,否则轻易不能见到其他人藏书。”

秦国也是因为王权太重,家中有藏书的权贵们也不敢违抗秦王嬴稷的命令,所以才会将家里的藏书拿出来。

但到底拿了多少,可就说不准了。

像是范睢,他若不是看着藏书的数目太少,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哪怕后来拿出来了大半,一些比较珍贵少见的书籍,他同样没有让人抄录。

赵馨点点头:“既然可以交换,那就让人交换好了。”

秦王嬴稷看向赵馨:“说说看你的想法。”

赵馨解释:“纸张的制造办法是不传之秘,王上应当不可能让造纸之法传到其他国家吧?”

秦王嬴稷点头。

赵馨笑了下,说道:“既然如此,每年到底生产多少纸张,还不是由王上说了算?就算造纸坊每年能生产十多万张纸,您说只有一百张,人家也不知道不是?”

秦王嬴稷与范睢对视一眼,隐隐明白了一点赵馨的意思。

范睢眯了眯眼,问道:“夫人的意思是,将纸张……不,控制白纸的产量,让其成为千金难求之物?”

赵馨点头,肯定了范睢的猜测:“若是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实是将所有纸张的数目都控制好,这样一来,只要对纸张感兴趣的人都会想要得到纸张这种方便的书写载体。”

“不过这与王上的目的相违背,自然不能这样做。”赵馨笑了笑,“白纸的颜色与其他纸张相比,过于突出,且非常符合文人的审美。而且在其他纸张上写字,也不如在白纸上好看又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