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页)

吕不韦在嬴子楚回到秦国之前,就已经通过做生意来过秦国,并成功与华阳夫人的姐姐与弟弟阳泉君搭上了线。

也正是通过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他才得以对华阳夫人说出那句流传千古,哪怕在现代也常常被人引用来教育某些人的至理名言——

以色侍人者,色衰则爱弛。

是的,华阳夫人就是这个典故的主人公。

亲自见到某一个典故在自己身边发生,这感觉其实还挺奇怪的。

不过历时几个月,赵馨也“收集”到了非常庞大的实验数据,许多需要注意的点,她也一一“实验”出了解决的办法,或者需要注意的细节。

赵馨觉得,造纸这件事终于可以提升日程了。

虽然对华阳夫人生出了几分好奇心,但以后又不是没有再见面的机会,反倒是造纸一事越早越好,所以赵馨在发现纸张出现的时机到了之后,便直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造纸之上,其他所有事情都要靠边站。

许是赵馨这段时间情绪太明显,让人精嬴稷看出了猫腻,于是趁着赵馨再次送饭机会,他直接开口问道:“你最近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吗?怎么这么高兴?还是说,你又弄出了什么好吃的?”

对上秦王嬴稷期待的眼神,赵馨无奈失笑:“并非做出了美食,是我之前在做的,想要用其他材料造出效果不逊色于方絮的材料那件事,终于有了好消息。”

是这个啊……

秦王嬴稷点点头,并未太过在意——

就算真的造出来方絮的替代物又能怎样?产量如何?写字在上面的效果如何?材料造价几何?

林林总总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没见到成品效果,他自然提不起兴趣。

赵馨看了秦王嬴稷,又看向眼神好奇的嬴小政,笑了笑道:“那些匠人已经初步掌握了造纸的诀窍,今日午后正打算开始正式造纸,王上难道不想要亲自看看,纸张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吗?”

亲秦王嬴稷看向赵馨:“纸张?‘纸’是你给那样东西取的名字?会用上张这个字……难道纸张造出来之后,面积很大?”

赵馨惊讶于秦王嬴稷的敏锐,怔愣一会儿后点头:“只要工具合适,按理说纸张的大小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的。”

秦王嬴稷瞬间起身:“你说的可是真的?”

赵馨点头:“妾必不敢欺瞒王上。”

秦王嬴稷穿上鞋子,抱起嬴小政就要往外走:“快快快,快带寡人去瞧瞧这个所谓的纸张到底长什么样。若是真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意调整大小,就算价格昂贵,寡人也定要赏你黄金万两!”

说完便直接快步消失在大殿门口,赵馨跟在身后,因为裙摆的缘故,追都追不上。

想着秦王嬴稷的年纪,赵馨一路心惊肉跳,简直想要学着电影情节直接撕开裙摆追上去才好。

好在她看见内侍追了上去,有他在,至少嬴小政的安全有保证。

于是这才调整呼吸,一路小跑着去了造纸的地方。

她到的时候,秦王嬴稷与嬴小政早已经抵达,嬴稷甚至都已经拉着负责造纸的匠人,将其问了个底儿朝天,不但他知道的所有相关细节都抖搂出来,赵馨精心准备的“实验数据”也已经被他拿到了手上。

秦王嬴稷拿着布帛看得专注,嬴小政却立刻听出赵馨的脚步声,然后转头看了过来:“阿娘!”

赵馨也是无奈,她前世当兵,这卑职穿越之后也一直在锻炼身体,按理说身体素质绝对比秦王嬴稷这个老头儿好,可惜一条裙子,直接让她变成了弱鸡。

她弯腰将嬴小政直接抱起来,走到秦王嬴稷身前。

秦王嬴稷抬头看了赵馨一眼,说道:“虽然你这一手字跟狗爬似的,但这个记录方法还不错,以后可以推广下去,让那些负责做事的人全都这样记录,到时候什么地方出了错,也能立刻发现。”

赵馨抱着嬴小政站在一旁,并未答话。

她已经习惯了秦王嬴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与有用之物的敏感度。赵馨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是现代实验室常用的表格,各种数据清晰明了,若是出现错误也一目了然。

确实是非常好的智慧结晶。

秦王嬴稷会看上这个表格,实在再正常不过。

但表格不是今天的重点,造纸才是。

赵馨看了眼被秦王嬴稷盘问得满头大汗的匠人,有些同情地冲着他摆了摆手:“你先下去准备着,牢记造纸的步骤,可一定不要出错。”

对方连连点头,而后赶紧下去准备了。

造纸之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很简单的,尤其赵馨这次做的制作简单的草纸。

草纸的制作方法特别简单,只需要将竹子棉麻等原材料收集起来,切碎,加入草木灰或石灰浸泡,蒸煮到发烂,去掉胶质、油脂、色素等杂质,再研磨成浆。

这时候再用提前做好的抄纸工具将纸浆捞出,若是手法娴熟,抄出的纸浆铺展均匀,只需要放到墙上、竹帘上或是其他地方晒干或烘干,便可以得到一张可以书写的纸张。

当然,因为没有漂白这个步骤,最后做出来的草纸颜色肯定不怎么好看。

而这些匠人也是第一次抄纸,手法肯定不熟练,最后做出来的纸张也不会像是现代常见的那么光滑细腻,厚薄均匀。

但书写还是没问题的。

秦王嬴稷一脸新奇地拿起竹签,沾上墨汁儿后在草纸上写下一个大篆体的“秦”字。

写完秦王嬴稷欣赏了一会儿,大笑着开口:“这东西不错!”

说完看向赵馨,“说说看造这一张纸成本多少?是否可以大批量生产?一次能生产多少张?”

他原来对赵馨想要造纸的想法完全不感兴趣,但在亲眼见过造纸的全过程之后,秦王嬴稷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发现这种被取名叫纸张的东西,不但极可能大量生产,每一张纸的价格还非常便宜!

至于原材料?秦国包含川蜀,什么都不多,竹子遍地都是!

为了防止竹子发太多,每年秦国百姓光是吃掉的竹笋都上万斤,还会制作成笋干销往其他国家。

竹子这东西,秦国绝不可能短缺的。

何况造纸的原材料还不只是竹子而已,按照赵馨的说法,一些杂草与树皮,也是可以用用来制作纸张的。

只是秦国竹子最多,取材方便,所以赵馨一直只用了竹子实验而已。若是时间充足,许是还能用一些草木试着制作纸张,原材料更容易得到,且价格更低。

但一切都只是猜测,若是无法大量生产,或是除了竹子之外还需要其他更珍贵的原材料才能制作出来,纸张就算被制作出来,只怕也只能供上层使用。